杨威在一项一项地玩命,他想尽可能地为中国体操男团多挽回哪怕0.1分,李小鹏的双杠完美无瑕,得到了9.812的高分,但是当小将滕海滨第二次得到像8.737这样的低分时,中国体操的男团金牌梦已经破灭。没错,赛场上是滕海滨毁了体操男团的金牌,但是赛制才是中国男团丢了金牌的真正原因。
在雅典奥运会之前,体操男团采用的是543制,即5个运动员参赛,4个运动员上场,取其中3个最好成绩,进行最后的统计。本次奥运会则首次采取633赛制,即6个运动员参加,3个上场,3个人的成绩无论好坏都必须计入总成绩,这就意味着,任何人的失误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成绩,还可能使所有队友四年的汗水付之东流。这种压力,一个年轻队员没有非一般的坚强神经难以承受。谁上谁不上,决策者需要睿智的头脑和果敢的决心,而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滕海滨,在这种压力之下失常了。“为什么让在预赛中就出现失误的滕海滨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如果让有经验的老将上,结果会不会好些呢?”当一位记者将这些问题抛向老队员黄旭时,黄旭说了一句挺平常的话:“竞技比赛没有如果。”
肖钦、滕海滨都是公认的中国体操后起之秀,然而用奥运会金牌作为成长的代价未免太过沉重,而且这种拔苗助长同样有可能使好苗子脱水、枯萎,这并非危言耸听,肖钦在预赛出现重大失误后,已经有教练说:“这已经是肖钦继世锦赛之后第二次在大赛中出问题了,以后很难再敢让肖钦挑重担。”
滕海滨的失误让中国体操男团金牌梦破灭,然而又是谁让滕海滨成为了罪人?不能苛求滕海滨或者肖钦,他们已经为自己的年轻付出了沉重代价。然而,总有人必须为中国队的失利担起责任。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