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0月21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顾涓 肖春飞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新闻中心主任高同智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届成功的大型体育赛事离不开媒体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为媒体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打造一流资讯平台是新闻中心的职责。
高同智说,信息时代的大型体育赛事,记者队伍已经与体育竞赛团队共同构成了赛事的两大支柱。为此,他们在工作中明确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资讯技术支持、场馆接待协调、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能,践行“服务记者、善待记者”的宗旨。
高同智介绍,为了满足采访十运会记者的工作需要,新闻中心配置了一流硬件设施。新闻中心设有总面积为400多平方米的记者工作室,内设电脑100台、电话50余部,以及无线局域网,有线宽带极速上网接口205个,可同时为300多名记者写稿、发稿提供服务。新闻中心的工作大厅由26台30英寸超薄电视组成了电视墙,让记者不出门而知现场赛况。另外,新闻中心开辟了24间媒体租用工作间,工作间内配有电话、电视、宽带上网接口等。高同智面露喜色地说,这些硬件不要说国内媒体满意,就连德国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乔那森对这样的设施也赞叹说:“实在是太棒了!”
高同智认为,硬件设施的一流,并不代表工作的完美,软件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介绍,体现人性化服务,让新闻中心成为记者的“温馨之家”,是他们工作的另一内容。为减少装潢污染对人体带来的损害,他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多管齐下、土洋结合,采用了5项措施,减少了新闻工作大厅的污染。大厅内设20余只灯组,灯组不仅全部采取低发热、防火技术,而且还特意选择色调柔和的蓝色灯光,让记者有回家的感觉。
个性化服务对媒体尤为重要,高同智介绍说,虽然自己曾经有过在媒体工作经历,但是工作中依然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磨合。他掰着手指向记者介绍,解决了某报社不能用插卡电话传稿的问题,改善了没有相关外文资料,使得7家欧洲媒体顺利在短时间内,有了配置三台电脑的办公室等等。
高同智介绍,新闻中心的20多名成员年龄最大60多岁,最小的20出头,虽然来自不同的部门,但是工作起来群策群力,团结得像一个人似的。他为自己置身于一个能战斗的集体而自豪。
他最后表示,虽然20多名成员日工作时为十六七个小时,每个人都尽量努力工作,但是,难免存在工作上的疏漏,他们愿与媒体进一步相互配合。他强调:“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再接再厉,按照严格严谨严密、周密周全周到的要求,与媒体记者一道共同完成任务。向十运会组委会和江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