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赵本山意欲退出!大股东宣布降价处理股权!6日被迫搬离沈阳万林基地,一线队、预备队、足校等300多名球员已无“家”可归!王亮等主力球员又提出转会……再一次徘徊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前,辽足明天会怎样?
记者昨天采访了多位与辽足密切相关的人士,各种建议不少,但对于辽足的明天,没有人能说清楚!有的只是猜测。 (因为涉及到目前非常敏感的话题,所以记者尊重被采访者的意愿,隐去被采访者的名字。)
判断———辽足不会死亡
拥有辉煌历史的辽宁足球队肯定不会死掉,在过去它是我省体育、甚至是辽宁的一面旗帜,明天这面旗帜仍将继续飘扬下去。昨天,一位我省体育主管部门的官员告诉记者,辽足现在的困境及未来走势,我们一直在关注,而且也正在积极想办法帮助辽足过难关。其实多年来,每到年末辽足都会出现经济危机,并由此牵涉出许多连带问题,比如球员转会、主场难定、基地迁移等风波。只不过今年的问题或许更严重些。但辽足绝不会死!这位官员告诉记者,辽足的问题比较复杂,绝不是一方力量所能解决的,这需要过程,需要政府、企业,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与帮助。其实现在媒体的呼吁、球迷的声援也是支持的一种方式,辽足从来不缺少外界的关注,仅凭这一点,辽足也不会死!
结论———辽足卖血为生
辽足不会死,意味着它还将继续活下去,但怎么个活法?这同样引起外界的争论。正如这位官员所说,辽足积重难返的经济状况由来已久,不可能迅速得到解决。在短时间内,辽足的问题还需要他们自己来扛。目前张曙光已信誓旦旦:“大股东不会再给辽足注入资金了。”其实,这也正是辽足今年最困难的原因所在。在往年,大股东可以在辽足最困难的时刻注入资金,2003年底、2004年底都是如此。但现在辽足的大股东自身难保,早已无力顾及辽足了,辽足的生存只有靠自己。此外,张曙光仅是大股东的代表,为帮助辽足,他在这几年间,早已用尽了个人的社会关系,目前已很难再为辽足筹得救命资金。
怎么办?以目前的情况看,辽足唯一可行的自救方式还是“卖球星”,以获得维系生存的救命钱,王亮已被辽足确定为转卖的第一人,假如一个王亮不够,那就再卖第二个、第三个……这好比卖血,血干了,辽足也就空了。显然,不死的辽足,也只能这样活着了!
猜测———辽足成功转让
用张曙光自己的话说,辽足现在已经走到了近年来的最低谷,或是说崩盘的时刻。股市上有一个论断:触底反弹。辽足在经历最低谷之后,必将赢来转机。这也正是我们期待的,比如说能有买家收购辽足大股东的股权。
不过这又谈何容易,毕竟辽足大股东的股权已经待价而沽了3年。不过,在昨晚有辽足俱乐部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接下来,就看本山董事长的具体动作了。”该人士表示,本山介入辽足绝非心血来潮,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他有一套独到的管理球队、俱乐部的方法,“一周前本山董事长还提出要在新赛季全面介入球队的管理,而现在他却在考虑退出。显然这个举动有悖常理。或许他正在筹划以退为进,为收购辽足股份做准备?”
此外,在赵本山公开同张曙光之间的分歧后,他如果还想继续搞辽足,唯一理直气壮的方法就是收购辽足股份,成为大股东,并让张曙光离开。最后,这位辽足内部人士提醒记者说,“本山董事长绝对有能力,而且也不缺乏热情收购辽足大股东的股份,同时我们不要忘了,本山的背后还有徐明这位足球大鳄朋友呢,其实正是徐明将本山引进辽足,并一直在为本山出谋划策……”。
本报记者 朱才威 (责任编辑:吴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