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运动生命更是短暂的。当一个运动员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时,并不意味着他已经有了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能力。邹春兰,这位曾经的全国冠军以“搓澡工”身份出现在浴池中时,中国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中潜藏的危机,再一次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曾几何时,进入省体工队,是农村孩子走入城市、城市孩子逃避就业压力的捷径。跃过这道龙门,别管你是鱼是虾,就都成了“龙”。可惜的是,体育这池水每年总要有回流社会的时候,而这时,鱼龙自然有了高下。因为过度追逐金牌而造成的知识积累与生存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在离开熟悉的体育圈后,很难在生活竞争压力更大的社会中立足。
以邹春兰来说,在没有货币化安置办法的吉林省体育局以伤残补贴的方式一次性给了她安置费后,她并没有因此而过上幸福的生活。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个人素质不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力不强所致。再深究下去,则是我们的体育人才培养中“重竞技水平,轻个人能力培养”所致。
众所周知,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在大多数孩子进行最重要的知识积累时,他们的主要精力却是在训练和比赛之中。而且由于体育的国家供养机制,使他们很难产生对于未来的忧患意识,因而运动员中不重视文化课学习,几乎成为一种定式。这就为“邹春兰式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运动员是强壮的,但他们又是脆弱的。当他们离开他们所熟悉的赛场,他们有时会有一种无助的凄凉。曾经的风光已然不再,但生活的压力却将从此压在肩上。解决好的人,他们凭借在运动中培养的机敏与坚韧,开始了人生第二个辉煌,如李宁、刘璇等。解决不好的人,则将过上朝不保夕的生活,如邹春兰。而这些绝不是多发些安置费,多几个就业渠道就能弥补的。
邹春兰用一个无奈的悲剧为现役运动员敲响了警钟:金牌不等于谋生!她也为体育界留下了一个课题: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时,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与立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技能?
□梁韶辉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