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渝之战赛后爆发的“辞职风波”,并没有因为一个夜晚而彻底平息下来,来自中能集团高层、俱乐部以及队员们的热切挽留没能让主教练殷铁生完全回心转意。昨天上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他再次流淌下热泪。累了!痛了!伤了!心中的酸甜苦辣倒也倒不完,他渴望摆脱这种近似于梦魇的执教生活,开始热盼着继任者的到来。 令人意外的是,殷铁生甚至已经打算好了辞职后的崭新生活———暂时远离职业足球,过一段闲云野鹤的日子,然后带领山东十一运足球队,卫冕全运会冠军。
从令人眼热的国青帅位上来到青岛统领新军中能队,视足球为生命的殷铁生并不认为是一种“掉价”,他所看重的除了中能集团致力于青岛足球事业大发展的决心和良好规划之外,还有青岛足球那令人称道的悠久历史和传统。
然而,随着执教的深入和自己渐渐融入青岛足球,殷铁生开始感受到认识上的落差。而青渝一战1:1的结局放大了这种落差,殷铁生那颗原本就有些灰暗的心,感到绝望了。回首当初,他竟然有些不堪回首,“青岛足球的根基比济南深厚,当初来的时候有很多考虑。在与乔董的接触中,我被他深深打动了,但当时对青岛这个大环境了解很少,俱乐部经营很困难。去年没有升降级还好一些,今年各项工作滞后,给球队带来很大的影响,俱乐部年轻,没有老牌俱乐部那么成熟。”作为主教练他并不想指责青岛足球以及俱乐部的不是,但是出于一种责任,他毅然站了出来,“有些问题总要有人去提,总要有人来开这个先河。”
当初怀着一颗壮志雄心,要带领青岛队打出青岛足球的风格和脾气,要在足球圈里为青岛足球正名。然而,残酷的现实将壮志和雄心无情湮灭了。这个赛季,中能队几乎从一开始就极其尴尬地沦落到保级行列,第19轮居然在自己的家门口让最大的保级对手力帆抢走1分。中能最终能否侥幸保级成功,谁都不敢拍着胸膛打保票。
每一个梦想的破灭,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无比的遗憾。对于殷铁生而言,这种遗憾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作为一个青岛足球的捍卫者,作为参与到这项捍卫工作的一个主角,不能带队保级,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遗憾。”让殷铁生遗憾的还有他感到自己已经无力回天,“我们教练组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却没有获得一个好的结果。与球员加强交流,严格管理球队,我已经没有秘方了,不能让积分增加、名次上升,我只能遗憾地走开。我非常渴望在青岛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我却不能不承认自己失败了。”
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这不是殷铁生的秉性,但是他认为自己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足球是我一生要做的事业,没有一个教练不想带好自己的球队。职业化这10多年来,我在泰山、亚泰和青岛尝遍了足球教练所能尝到的酸甜苦辣,眼前的这种情况谁都不想碰到。我不少朋友之前都曾劝我,都是50岁的人了,应该放下足球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你除了一个(顶级)联赛冠军没有拿到,其他的都拿到了,没有必要再这样拼命了’。”
眼下糟糕的境况,催促着殷铁生接受了朋友的忠告,他在心里已经初步规划好了一个暂时“归隐山林”的计划。“辞职之后,我近期会先离开职业足球,这样干下去太累了,我一直不会玩着去干,也根本不知道怎么玩着干。离开后我先享受一下生活,这10多年我一直对家人怀有深深的愧疚,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儿子。我父亲前些日子过80大寿,所有的亲戚都去了,就缺我一个人,球队训练我哪能走得开啊!”说到这里,殷铁生控制不住自己的伤感,眼泪夺眶而出。大约两分钟之后,他才稳定好自己的情绪,继续描述起未来规划,“过一阵我会负责山东十一运男足的组建集训工作,争取2009年卫冕成功。”
在中国,足球一向被公认为是一个无底洞,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任何一支球队都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作为中国足坛的一位资深教练,殷铁生也深感搞足球的艰难,“搞足球经济实力是最为首要的,俱乐部的经费要充足才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球队,同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还需要社会各界强有力的支持。足球经营主要靠球队冠名、胸前背后广告和门票收入,然而中能接手足球却一直在独力支撑维系着青岛足球的生存发展。中能本来就是一个中小企业,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没有任何的支持,是很难生存发展下去的。”
没有强大的后盾,殷铁生的手下自然也就没有王牌之师,“这一年多来,我们没有大牌球员,靠的是有事业心的老队员,靠的是有冲劲的年轻队员;外援水平与其他俱乐部相比也相差很大,但俱乐部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和财力。”正是无奈逼迫着殷铁生与青岛足球越来越远,“原本想按照乔董的长远规划走下去,但是为了改善这个环境,出于对青岛足球负责的态度,我只能采取这种方式,但是我不是青岛足球的逃兵。希望继任者能带好中能队,我会感谢他的!”
本报记者 苗卫国
(责任编辑: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