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尤文一家犯案到接连扯出多家豪门,从最初暗示要宽大处理到足协检察官帕拉奇强烈要求严惩,对莫吉电话门的调查和审判的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然而看到最后却猛然发现,这部收视率极高的大戏不过是一台肥皂剧,故事的结局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正像塔尔德利和佩索托所说的那样,“他们只惩罚了尤文图斯”。
这真的像是一场闹剧。就在10天前,AC米兰还在强调恩波利不具备参加联盟杯的资格,应该由自己补上。拉齐奥和佛罗伦萨还是乙级联赛中的倒数第2、3名(倒数第1是被扣30分的尤文图斯)。而现在米兰已经开始为冠军联赛做准备,拉齐奥和佛罗伦萨也完成了可能是历史上速度最快的一次升级。两次审判,不同的陪审团就像两个固执而任性的孩子,将落在自己手中的玩具强行打上自己的记号。
这显然是个非典型的现象。一般来说二审只会对一审的判决进行修改,很少有彻底推翻的情况发生。正是基于这个心理惯性,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次二审会给四家俱乐部适当减轻处罚,但不会有本质的变化。然而事实是佛罗伦萨和拉齐奥保级了,米兰欧冠了,就连唯一被留在乙级的倒霉蛋尤文图斯也看到甲级的希望了。排除掉心理不平衡的尤文蒂尼们,这是一个让所有涉案球队都喜出望外的结果。真的很意外。
但矛盾的是这又在情理之中。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严惩四支“犯罪球队”(姑且这么称)无可厚非,毕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从足球市场的运作和经营方面,帕拉奇严办的要求显然是不可行的。广告商和电视转播商的赞助是维持意甲联赛正常运行的基础,而豪门球队以及超级球星的号召力又是一个联赛的生命力所在。严惩“犯罪球队”是为了清除意大利足坛的毒瘤,以便意大利足球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但严惩“犯罪球队”又同时破坏了足球发展的基础,伤及了意大利足球的命根。严办将成为以挽救足球的名义来摧毁足球。
在最终处罚还没有决定的时候,豪门球队受损对意甲的影响就已经体现了出来:尤文被戏称为超市,连续甩卖球星;AC米兰无力与外国豪门争夺球星,整体上看意甲大批球星外流,而与此同时又得不到合适的补充,意甲的号召力和竞争力大幅下降。由巴勒莫和切沃参加冠军联赛显然会影响意甲在欧洲的排名。贝鲁斯科尼还在威胁要重新考虑已经签署了的转播协议,数以亿计的转播费有可能就此落空。一旦最终对丑闻案严办,这些影响肯定会变得更为猛烈,丑闻地震后的余震威力同样可怖。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意大利足协绝不愿看到的。特别是意大利队夺得了德国世界杯的冠军,正是一个让意大利足球复苏,重振意甲“小世界杯”荣光的绝好时机,意大利人都不希望错过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说一定是意大利足协干预了二审判决的结果,但同样也不能就此断绝陪审团以及主审官桑杜利有意放四大俱乐部一马,以便意大利足球借此良机重振旗鼓的可能。从法律上讲这个判决也不存在不公正的问题,因为陪审团是在听取了各家俱乐部的辩护辞后做出的裁决,只要任何一家俱乐部有充足的证据,那么对他们从轻发落就是有理可循。
不过从道理上讲这样的判罚必定还是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早已认定这四家球队罪证确凿,轻判只能是法院因为特别原因对他们高抬贵手,也就是特赦了。在当今这样的法制社会里,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倒退。特别是在意大利足坛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后突然就此“不了了之”(因为如今对于AC米兰、拉齐奥和佛罗伦萨的处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8分的罚分不会影响米兰争夺联赛冠军,而且下赛季他们仍然可以参加冠军联赛;佛罗伦萨和拉齐奥球迷本来就没有别的要求,只要留在意甲就一切OK。也许只有尤文图斯境遇悲惨,但17分的罚分显然不足以将老妇人留在乙级联赛),难免会给国际社会留下意大利人徇私枉法的糟糕印象。联想到中国足协过去处理假球案时的瞻前顾后,最终留下了一个“假A”的笑柄。意大利对足坛丑闻如此宽大处理,根本不足以震慑作弊球队,更是难以给球迷继续信任意甲联赛的信心。难道曾经风靡世界的意甲今后也要被称为“意假”?意大利足球的未来,真的让球迷担心。(寒锋) (责任编辑:小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