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都有争论,和吸毒类似,吃兴奋剂也是不用争论的,这是注定会受到处罚的,没有教练员、运动员不明白这一道理,但在短暂的金钱、荣誉诱惑面前,还是不断会有人铤而走险,这是必然的事实。中国人目睹的第一个偷食兴奋剂的应该是约翰逊,虽然他欺骗了世界,但在很多急功近利的人看来,这无疑是值得尝试的行为,万一……那不就一下子名利双收了吗?所以总会有不怕死的人冲出来,下场自然是头破血流,死得很惨。
过去给尖子运动员做点好吃的补补身子,叫“吃小灶”。同样,过去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也大体被看作运动员和个别教练或工作人员的联手“作案”,现在小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食堂,是那种人民公社化的食堂,领导下令,教练主持,全体队员无一幸免,也有运动员有过犹豫,但在或诱惑或胁迫或从众心理面前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
多么可怕的事情,连为了省运会都要吃兴奋剂,对于教练员来说,他可能对自己的队员也没有多少信心,这样的教练教出的队员估计也就能参加个省运会什么的,都不用指望他们日后在全运会拿牌,和这类事件可以相比的就是足球界的隐瞒年龄现象,中国足球运动员从小就从虚假开始,长大后想玩虚的已力不从心。最早觉得这些隐瞒年龄的现象是个别队员“吃小灶”,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是“吃食堂”,是集体的行为。好在中国体育大多数运动项目还没有“吃食堂”,否则我们奥运会那些金牌真就没有保证了。
鞍山市田径学校丑事被发现的过程颇有意味,对手竟然安排小运动员做“卧底”,玩起了“无间道”,鞍山市田径学校的教练当然没有发现这名小队员,否则就不会服用禁药被抓住了。可以设想一下,要是教练绝顶聪明,发现了这名小队员后,再多点心眼,故意给这卧底队员吃点兴奋剂,就有意思了,故事就有点像〈笑傲江湖〉的翻版了。当然书中写的在现实中很难发生,可现在的事实还不够触目惊心吗?连一个没多少人关注(也就教练队员及家属看看)的省运会上,都会有运动队集体服药,都会有对手想到卧底,队员都才10几岁了,都和“丑恶”搭上了边,呼吁一句:救救孩子吧!(解
涵) (责任编辑:迎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