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田径(田径新闻,田径说吧)学校运动队给小运动员集体注射违禁药物的事件,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这些年在我们国家运动员为了出成绩,服用兴奋剂的事件屡屡发生,像孙英杰(孙英杰新闻,孙英杰说吧)这样的著名选手也不能幸免,在一些地方运动队中,估计如何服用兴奋剂和规避相关的检查已经是很多教练员的必修课程。
小选手服用兴奋剂也是隐隐约约地听说过,但感觉上好像都是对人体成长损害不大的药物。而各个年龄段上的小运动员改户口、隐瞒真实年龄,已经是体育界公开的秘密,要不我们国家为什么很多领域的运动员干不到三十以后呢。
这次在鞍山发生的事,又揭开了隐藏在体育界中诸多黑暗后面的冰山一角。但对十六、七岁孩子身心健康的损害却不能不让人感到痛恨。孩子的家长知道这些吗?我想应该是知道的。但为了让孩子出成绩、出名、挣大钱的诱惑,亦或是迫于体校和教练的压力,却让孩子冒这样的风险,实在是不值得。
现在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走体育这条道,竞争的激烈程度来亚于高考,甚至有过之。这些在基层体校训练的孩子,基本上不上什么文化课,即使有也是装装样子。家庭的投入也是相当大的,全部希望就寄托在孩子能上专业运动队。如果在刚开始的几年迟迟出不了成绩的话,即使给教练送再多的钱,没有成绩也是不行的。同时,如果体校培养的孩子出不了成绩,学校的经费、领导的升迁等一系列问题都不好解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方方面面都在做现在这些事了。
(责任编辑:郭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