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冠军变成了搓澡工”,这条新闻让邹春兰一下子成了“名人”,普通人邹春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办洗衣店更使她的生活有了希望。不过,通过近距离接触,我们发现这仅仅只是希望而已。
邹春兰真的能经营好这个小店?一旦一切恢复了平静,仅仅学习8天、没有文化基础,邹春兰洗衣店的命运的确让人担忧。
10年前,退役后的邹春兰被分到了体院食堂,为了留在这个邹春兰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她借了800元钱学习面点。10年前的这800元钱寄托了邹春兰几乎所有的希望,然而,被食堂解聘,这个残酷的现实仍无情地摆在了她的面前。其实,当“搓澡工”的日子并不是邹春兰最苦的时候,那段日子虽苦,但能依靠双手维持生活,没有事情可做或者说是没有事情能做才是邹春兰感到最痛苦的事情。
在社会的帮助下,邹春兰的洗衣连锁店顺利开业了,她迈出了第一步。不过,邹春兰在欣喜的同时也有她的困惑,“我没有文化,只是在北京进行了8天洗衣专业培训”。显然,邹春兰的“文化水平”是她改善生活水平的最大“瓶颈”。在“金牌战略”的驱动下,邹春兰们似乎更像一台“金牌机器”,走下赛场,既没文化,又缺技能的她们面对新的生活“束手无策”。
邹春兰是不幸的,从全国冠军直落得生活拮据,被迫干起了“搓澡工”,但她又是幸运的,得到了社会的帮助,有了自己的小店。而曾经比她更辉煌后来比她境况更不济者确有人在,不仅不被关注,甚至没人知晓。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2002年编制的《全国体育人事工作调研报告》显示,在湖南等8个省区,处于待业的退役运动员占全部在队运动员人数的28.9%,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比例高达78%,是在训运动员的3倍,其滞留运动队时间最长的达21年。
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下的传统体育机制与市场经济大潮流已经格格不入,运动员们需要的不只是运动训练,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在用计划经济的体制培养运动员,但他们退役后,国家又不可能包下他们的未来,不得已走向市场的他们,其挣扎的苦痛可想而知。现在进行中国体育的体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关注邹春兰、采访邹春兰,我们当然希望她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可是,我们更加希望以后怎样不再出现“邹春兰”。(文/本报记者姚阔) (责任编辑:迎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