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历经近一年的马拉松式的筛选,中国国奥队主教练竟然以这样一种快节奏的方式确定了下来。10月8日,度过了一个并不轻松的黄金周的中国足协,仅仅用了一个短暂的半个小时的会议,便给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国奥主帅一事画上了句号。 最终,前加纳国家队主教练杜伊科维奇成为了“真命天子”,据报道他将在本月20日前赶往北京,与中国足协正式签约。随即,他将与国奥队汇合,一同前往东京参加在25日在那里举行的中日国奥队对抗赛。 进入论坛参与讨论>>
这真是一场好戏。但凡爱看电影的人都知道,一部好的电影,最主要的当然是故事情节:它要充满悬念——你始终不知道主人公的命运如何;要有明显的节奏变化——既要有和风细雨的温情,也要有激情的碰撞、激烈的冲突;当然,更要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无论从任何一点上看,中国国奥选帅事件都符合这三条好电影的标准。
第一,难解的悬念。即使从土伦杯前后算起,中国国奥的选帅工作也进行了半年有余。从当初大红大热的法国人特鲁西埃(特鲁西埃新闻,特鲁西埃说吧)到英国人威尔金森,从德国人福格茨到荷兰的范哈内亨,从法国人桑蒂尼到前南的杜伊科维奇,此外,出现在媒体上的国奥主帅热门人选还包括我们的老熟人米卢、霍顿和克劳琛,甚至还传言有里杰卡尔德和范巴斯滕,以及前英格兰主帅埃里克森这样的超级大腕……哎哟,你是不是有点头晕了。如果你把这个过程当作一场电影来看,是不是充满了悬念。直到今天以前,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敢确定到底哪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能入主国奥。
第二,多变的节奏。当初,传出特鲁西埃要入主中国国奥的消息之时,事情进展的风风火火。特鲁西埃不但亲临土伦杯考察,甚至据说还和中青队进行了接洽。但正当大家几乎已经确定老特就是中国国奥队教练的最佳人选的时候,却传出中国足协对特鲁没有兴趣的消息,连新闻报道也说“特鲁西埃的热脸贴上了中国足球的冷屁股”。这时我们才如梦方醒:原来中国国奥的胃口大得很,小小的特鲁根本入不了足协的法眼。于是,我们看到了范哈、里杰卡尔德、埃里克森等等让我们不敢仰望的超级大腕。正当我们为中国足球的远大志向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选帅大片”的情节却风云突变:由于中国足协的财力问题,这一个个大腕都被挡在了门外。你说我们那个急啊,甚至国内有人要捐500万美元帮中国足协出工资。但人家足协不要,最终,资力虽浅,但价格便宜的杜伊科维奇成了国奥主帅。整个的过程,让我们这些看客时而紧张、时而松弛,时而感到孤立绝望,时而感到欢喜莫名,一部选帅大戏落幕,我们也尝尽了人生百味。
第三,结果出人意料。从名气上和资力上,杜伊科维奇不如特鲁西埃、范哈内哼,更别提埃里克森等人;从对中国足球的熟悉程度上,杜氏不如米卢、霍顿和克劳琛,杜氏唯一的优势似乎就是工资低,价格便宜,但对于一心想在08奥运上取得突破的中国足球来说,我们一直不愿意相信钱是最大的问题。但结果却就是这样的出人意料。更出人意料的是,经过多半年的选帅历程,我们已经看出足协意在求精而不是求快,但此次却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几个人简单地讨论,就确定了最终人选,这实在让我们这些观众想不通。但这也正是大片的优秀之处,以出人意料的结局,让你一生中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王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