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鸣的调整暂时难言成功 |
搜狐体育讯 ·视频:搜狐-中国之队啦啦队 团体精神为中国加油
中德之战,中国女足在场面、技战术含量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总体环节来说,造成被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女足的中场实力薄弱。
与德国队的比赛,王海鸣基本延续了上一场比赛的主力阵容。变化只出现在两个位置上,一是受伤的张艳茹被老门将韩文霞所代替,一是中场中前卫之一的施萌雨(施萌雨新闻,施萌雨说吧)被小将张彤所代替。张艳茹被替换是因为她受伤,暂时无法继续比赛。至于施萌雨,是因为她在与英格兰队的比赛中表现一般。
进攻组织缺少办法 中卫与边卫缺乏保护
与德国队的比赛尽管是一场平局,但没有人觉得中国女足是胜利者。尽管结果没有失败,但比赛过程显然是对手战局了明显的上风。在射门这项技术统计上,中国女足只有4次,而对手居然多达20次。射门次数的悬殊,反映了两支球队在技战术实力上的差距。当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支德国队并非我们所认识的那支世界冠军,因为有多达六名主力没有来广州。所以,这支德国的技战术水平是打了折扣的。即便是这样一支队伍,依然给中国女足制造了巨大的威胁,可见中国女足与世界一流强队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从中国女足的表现来看,主要不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前场的进攻组织缺少有效的办法。二是后卫线的防守缺少层次,而且缺乏有效的保护。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是中国女足最近两年来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中前场的进攻来说,尽管中国女足也获得了一些反击的机会,但是在从中场或后场打到前场时,显得办法不多。更多的选择是通过边前卫45度传中。但是,谁都知道,这样的打法是非常落后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有一些中场的渗透,但因为队友之间的配合不默契、队员的技术和经验不足,所以,这样的打法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成功,多半在禁区前被对手破坏掉。
至于后卫线的防守,问题也非常多。上半场,德国队多次利用简单的中距离和长距离传球,将球打到我们的边后卫或中后卫的身后,让前锋队员去冲击。这样的简单打法,却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德国队借此多次获得有效的进攻机会,甚至是一对一的单刀射门的机会。如果不是门将韩文霞表现出色,球门早已失守。中国女足在防守上的主要问题在于,边后卫与中后卫的配合不够默契,相互的协防保护做得不够。其实不仅是与德国队的比赛,最近两年来,中国女足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后卫与边后卫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中卫和边后卫之间的空挡多次被对手利用,成为我们失分的主要问题。
中场先后用了8名队员 王海鸣“变”出问题
与英格兰的比赛,是王海鸣以代理主教练的身份所指挥的第一场比赛,他也有意识地对阵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尤其体现在中场,他更换了马良行时代的全部四名主力队员。而与德国队的比赛,王海鸣再次对中场进行改变,用张彤代替施萌雨出现在中前卫的位置上。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又陆续换上毕妍(毕妍新闻,毕妍说吧)、娄晓旭、王坤三名中场。然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王海鸣的变阵显然是失败的,中国女足的中场依然近乎“瘫痪”。
与英格兰队的比赛,王海鸣重用了使用的四名中场队员分别是(从左到右):张颖、施萌雨、岳敏、曲飞飞,并且在比赛中替换过两名中场队员,分别是用张彤换下施萌雨,用娄晓旭换下曲飞飞,而且都是对位换人。而与德国队之战,四名主力中的施萌雨被上一场比赛时的替补张彤所代替。而在比赛中,王海鸣先后用王坤换下张彤、毕妍换下岳敏、娄晓旭换下曲飞飞。也就是说,与英格兰队比赛相比,中德之战,王海鸣又使用了两名新的中场队员,即王坤和毕妍。而在马良行时代,王坤曾在不久前的亚运会上打过中锋,毕妍则是当时球队的绝对主力中前卫。
两场比赛,王海鸣先后使用了多达8名中场队员,分别是:张颖、施萌雨、岳敏、曲飞飞、张彤、娄晓旭、毕妍、王坤。可是,在中场这么大面积的变阵,似乎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第一场比赛,施萌雨与岳敏的中前卫搭档显然是失败的。而今天,岳敏与张彤所能做的似乎也只是防守,在中场很难形成精彩的配合和渗透。至于边前卫位置,原本在马良行时代是“法宝”,但如今也因为变阵给“变”坏了。王海鸣所重用的两名边前卫张颖和曲飞飞,她们其实都是纯粹的中前卫风格的人选,善于控球,但不善于突破,而且没有速度。所以,让她们出现在边路,只能使得边路的锐气受挫,影响全队的攻势。
穷则思变,变则通。变是好事。但是,如果一味求变,但不考虑到全队的特点、现状,以及队员的特点,而是一味乱变的话,只能导致局面更加糟糕。看来,王海鸣对于自己的“变”,需要认真反思一番了。(陈风)
(责任编辑:迎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