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打平即可出线的大好形势下习惯性溃败,中国队主教练朱广沪难辞其咎,但惨败的根结是中国足协没有长远而坚定思路的丑陋现实。
中国足球曾经以高丰文、曾雪麟们血的教训换来“痛定思痛”,决意将“洋务”进行到底。
奇怪的是,此后从施拉普纳到戚务生,再到霍顿、米卢和阿里·汉,又到朱广沪,中国足协这一张选帅曲线图实在是莫名其妙。
一个德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说不清楚的“老狐狸”,一个荷兰人,又一个中国人,中国足协以狗熊掰玉米的方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这回又交出了一份中国足球不想收到的答卷。
“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中国足球却要在同一条河流里淹死无数次却死不悔改。在这一点上,我们却坚定得很。
反观近邻韩国,自1998年世界杯折戟之后,韩国人坚定地“荷兰化”,随即请来荷兰人希丁克,最终帮助韩国在2002年世界杯上收获了史无前例的第四名。此后韩国人咬定青山不放松,邦弗雷雷、阿德沃卡特和维贝克,韩国队的荷兰化风格基本成型。
日本的步伐走得更坚决,巴西就是他们的榜样。先是凭借侨民的优势孜孜不倦地私人留学汲取巴西足球的丰富营养,而特鲁西埃入主日本之后带来的一揽子计划更为日本的崛起全面提速,1990年代以来,日本足球已经把中国足球远远甩到了身后,此后日本队仍然坚持启用洋教头,济科、奥西姆,日本在亚洲已经取代沙特成为技术流的代表。
两个近邻的成功令人深思。中国足球的洋务之路应“进行到底”。洋教练的失败只能证明我们没挑对人而非“洋务”本身出了错,中国足协永远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否定上一次的失败,其结果只会给中国足球带来难以估量的耗损与重创。
“中国足球要靠自己”并非谬误,但落后的中国足球必须通过认真借鉴才能尽快提高。
同时,我们更应该从两个近邻身上看到,物色外教的关键是帮助国家队寻求一条更合适的足球之路,比如荷兰风格之于韩国,巴西技术流之于日本。中国的足球风格到底是什么?在历经10多年的上下求索中,我们仍然满头雾水。
中国队的亚洲杯结束了,也许朱广沪的国家队时代也结束了,但中国足球的“洋务”之路再不能结束了。
(新华社记者 陈鹏)
(责任编辑: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