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本报记者门天清(发自上海)
同属“80后”的两位球员站到了大师杯决赛的场地上,最终,26岁的费德勒击败了25岁的费雷尔,而以纳达尔为代表的“85后”球员却没能推翻来自前辈的统治力,以遗憾结束了2007赛季。
参加本次大师杯的8位高手中,有五位属“80后”,他们分别是费德勒(1981年)、达维登科(1981年)、罗迪克(1982年)、费雷尔(1982年)和冈萨雷斯(1980年),只有三位属于“85后”——纳达尔(1986年)、德约科维奇(1987年)和加斯奎特(1986年)。
在大师杯四强中,“80后”选手占据绝对多数——费德勒、费雷尔、罗迪克。而唯一晋级的“85后”选手只有西班牙的纳达尔,但却在半决赛与费德勒对抗中,只抵抗了59分钟。
跟已经非常成熟的“80后”球员相比,“85后”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纳达尔算是"85后"的领军人物了吧,但他的技术还是有明显不成熟的地方。在同年龄段的高手中,他的回球质量并不是最好的,正因为如此,他只能以强有力的奔跑来弥补不足。”世界排名曾高达173位的中国男子网球名将潘兵分析道。
世界排名第二的纳达尔都如此,更为年轻的“85后”在大师杯赛上溃败也就不足为奇。
首次参加大师杯赛的法国人加斯奎特小组赛一胜两负,除了在与同年龄段的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比赛中一胜一负外,他在与“80后”的费雷尔比赛中,竟以两个1比6输掉。
同样首次参加大师杯的德约科维奇则让行家们大跌眼镜,小组赛三战三负,一盘未胜,全是0比2输掉。
纳达尔的表现则更加典型,整个大师杯他出战四场,赢下的两场对手都是“85后”(2比0胜德约科维奇,2比1胜加斯奎特),输掉的两场对手则全是“80后”(1比2负费雷尔,0比2负费德勒)。
有人说:出名要趁早,但描写费德勒生平的《网球天才》的作者Stauffer对这种观点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从普通球员迈入顶尖行列的过程就像一个拼图,需要花费时间才能完成,然而正因如此,得来的一切才更有价值。”
对此,潘兵的看法也比较类似,“掐指一算,今年赢过费德勒的人中,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都是"85后"球员。但如果他们想要真正取代费德勒,估计还需要三五年时间的磨练。”
(责任编辑: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