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想尽办法跟娱乐“套瓷”成了很多行业的炒作风向标。说不上是文体不分家的缘故,还是因为体育界娱乐细胞的先天性缺失,这一现象在体育圈的表现尤甚。以最具代表性的中超和CBA为例,但凡搞些开幕式、明星赛之类的活动,必然要搬出各路娱乐明星攒人气。
但文体不分家却不意味着两者能“相融”,所以会常常看到生硬嫁接后的扭捏,或者喧宾夺主后的无趣。
今年的CBA全明星赛就是这种“扭捏”和“无趣”的集中代表。
全明星赛是以取悦球迷娱乐大众为主旨,这一点没有错。但忽视了球迷的意愿,单纯追求娱乐效应,其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早几年,CBA的全明星赛还只是在开场时请个把明星造造势,今年直接来了个“变本加厉”,超女快男的抢镜几乎贯穿始终,仿佛为了娱乐而娱乐。但效果如何,恐怕球迷心里都有数。超女快男领着大郅和巩晓彬做那个“盲人过河”的游戏时,电视台的解说都直言“弱智”。以至于到后来,每有类似的游戏登场,场边的CBA明星们都满脸倦意。
到底是谁来给谁捧场?CBA全明星赛要靠超女快男们来拉动人气,球星倒成了配角。请问篮协,你们请的是捧场子的,还是砸场子的?
CBA紧跟娱乐的风向标,只会显出自身实力的浅薄。其实,CBA全明星赛一直在模仿和抄袭NBA的套路。NBA也是篮球搭台,娱乐唱戏,但主角配角分明,配合默契,突出主次。而CBA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想弄出自己的个性,到头来却是个性全无。说到底,CBA的全明星赛还没有悟到“取悦球迷娱乐大众”的真谛:球迷群体是要靠自己去培植的,这一培植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积淀。以NBA全明星赛为例,东西对抗的格局经几十年的积淀已成为球迷心中的最大看点,从选出自己最喜爱的明星到全明星周末的各项活动,球迷能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并获得巨大的归属感。而CBA全明星赛在乎的仅仅是眼球,球迷的参与性基本无从体现。CBA每年都会给全明星赛想出不少花招,仅在名号上,就有南北明星队、战鼓队旌旗队、红蓝队等诸多变化,但在球迷眼里,这些队伍或者说这些球员并不能让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归属感,其热情能有多少自然可想而知。所谓娱乐精神,也就成了“神经娱乐”。
CBA作为一项联赛,取悦球迷是要靠全明星赛之类的活动,但根本还是在于通过联赛培育自己的球迷和市场。没有足够水准的联赛,其“明星”的价值又能有多少?这就好比商家的促销,如果连主打商品都不入流,你还指望赠品能吸引眼球?
许运
(责任编辑: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