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最后一个球,郑洁并没有开心地跳了起来,她轻轻地挥了挥拳对自己说声:“真棒!”
以完美的表现把新科法网冠军、塞尔维亚美少女伊万诺维奇打得束手无策,郑洁前天创造了中国选手首次战胜世界一姐的奇迹,不少媒体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这场比赛:“当伊万诺维奇以1∶6/4∶6的比分输给世界排名比她低132位的郑洁时,头号种子只能含辱离去。
这是郑洁第一次跻身温网16强,这也追平了她2004年在法网所创造的大满贯赛事最佳成绩。对于这位24岁的双打高手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时刻。”
女单淘汰头号种子伊万诺维奇后,郑洁成了“SW19”(温布尔登当地邮政编码,代指温网)名气最响亮的人。但对于郑洁来说,女双始终是重中之重,那才是奥运会前真刀真枪的练兵。很明显,奥运年,对手也纷纷回到了同胞组合,大小威再次联手出战,在距离北京8个时区之遥的地方已经能闻到奥运会的硝烟了。
2006年郑洁/晏紫曾在温网女双捧杯,今年她们是赛会9号种子,而首轮对手实力也不弱,俄罗斯的维斯尼娜和兹沃娜列娃单看个人排名,都要比她俩高出许多。但郑洁/晏紫凭借默契的配合,还是以6∶3、6∶2轻松获胜,顺利晋级八分之一决赛。阿嫣
飞在天上的火炬手
河南奥运火炬手·王楠 郑州市公安局飞行大队中有位特殊的飞行员,她就是中国首位女性警务飞行员王楠。2007年10月,26岁的王楠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可口可乐奥运火炬手。奥运火炬在河南传递时,她不但要驾机为火炬保驾护航,还要手持火炬进行传递。
因为父亲是一名航空摄影师,王楠从小就对飞上蓝天充满了向往,同学们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飞机”。18岁时,王楠自费上了安阳航校,由此创造了两个“第一”——中国第一位上航校的女性和中国第一位女性警务飞行员。
从上航校到现在,王楠已经飞了将近9年,空中巡逻很辛苦,也很单调,但王楠还是对飞行充满了激情。她最难忘的是:2003年10月,黄河中下游连降大雨,大水冲垮了兰考境内的生产坝,多名村民被围困在波涛汹涌的黄河滩区,风大浪高,救援船只根本无法靠近。晚上9点多,王楠接到上级命令:紧急飞赴兰考,解救被围困的群众。没有任何照明,而且风速非常高,王楠驾机用探照灯搜寻半个多小时后,才找到降落的地方……来回飞了三次,王楠和同事终于将受困群众全部解救出来。
身为奥运火炬手,王楠说绿色奥运对她的影响最大:“环保意识更强了。看见路上有垃圾自己也会捡起来,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大家。”首席记者史静远
警校走出的“神射手” 上世纪90年代的河南射击队有“两张”,一个是张冰,另一个就是张新东,两人都是飞碟选手,都是1969年出生的,生日只差了4天。年龄相仿,加上又一起在国家队待了十几年,当时的河南“两张”在射击界很有名气。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对于河南射击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省有五名运动员和一名教练员参赛,分别是:张冰、张新东、陈东杰、赵贵生、马歌和贺承旺。张冰在男子飞碟双多向比赛中以总成绩183中的优异成绩获得第三名。
而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张新东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亚洲冠军,还在广岛亚运会上打破了世界纪录。“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我才22岁,一点也不紧张。”张新东说道。当年,他还是警校的一名学生,在代表开封队参加比赛时被国家队教练同时也是我省著名教练刘继升选中,以业余选手的身份进入国家队训练,“刘教练是咱们国家的功勋教练,巫兰英、张山都是他的学生”。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只获得第九名,张新东说:“当时因为拿了很多冠军,再次参加奥运会就有想法了,压力大,想出成绩,可没想到还是第九名。射击,偶然性很大,心理上不能有太大的压力。”
2000年,张新东离开国家队,他现在是上海射击队的教练员。 记者 王会杰
(责任编辑:严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