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回顾广东体育30年:惊艳女足世界杯 申亚攀高峰

  [1978年]

  万人空巷看省港杯

  广东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涉外体育竞赛制度———省港杯足球赛制。1978年12月7日正式签约的省港杯足球赛赛制,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创设的足球赛事,是新中国历史上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的第一个地方与境外的体育竞赛。

省港杯每年举办一届,每届采用主客场赛制,比赛安排在元旦前后。到2008年,刚刚好过去30年,与改革开放同龄。

  在省港杯兴盛时期,球迷们曾为求得一张球票而昼夜排队。球赛当晚,广州全城更是万人空巷。据统计,在过往前20届主场比赛中,到场观看的球迷总数超过50万人,意味着体育场每场比赛的上座人数达2.5万人,上座率95%。

  [1980年]

  网球精英赛险姓“资”

  1980年10月13日至19日在省人民体育场举行了万宝路广州网球精英大赛。大赛是由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赞助,广东体育服务公司和香港国际管理集团联合主办的。这是富豪大奖赛亚洲区巡回赛的第一站,有15个国家和地区37名男运动员参赛。结果,美国康诺斯获单打冠军,澳大利亚凯斯和智利菲洛尔获双打冠军。这也是中国在文革后首次向世界打开体育大门举办的世界顶级赛事。

  该比赛在当时还被看作是带有“资本主义”尾巴的比赛。因为,赛场上不但出现了外国烟草、汽车制造公司的产品广告,而且在比赛的场地范围内临时搭建了许多商铺出租。广州市的不少厂商出资租赁这种商铺,开设摊档,结果出售了不少体育器材、用品和工艺、食品等。

  [1987年]

  六运模式成典范

  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也是第一次打破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全部由政府包办的做法,开创了由一个省单独承办全运会的先河。

  广东承办的第六届全运会,率先在国内外的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招商集资中,从政府运作向市场运作转变;从指令性、计划性转变为市场机制运作,从以有形资产为主向无形资产为主转变,利用政府的有关政策,依靠市场来运作,开发体育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招商集资,会徽、吉祥物专利在我国第一次以商品经营形式出现。

  在六运会的筹办过程中,还带动了很多全国第一。第一张体育彩票在第六届全运会筹备期间发行。1985年广东为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筹集资金,广东省体育服务总公司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体育彩票。

  [1991年]

  惊艳女足世界杯

  六运会的成功举办,给广东体育界在组织比赛、筹集资金等方面都加强了信心。1991年11月16日至30日,国际足联创立的一个新大赛———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广东省广州市成功地接下了世界女足的第一赛。过去,类似的国际重大比赛都靠国家资助,但敢吃螃蟹的广东人却一改惯例,决定依靠社会集资来解决大赛的经费问题。除老百姓自发开展的“捐献一元钱”活动外,有关部门为此还专门发行了《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奖券》开拓财源,筹集所缺的资金。1990年12月8日至1991年12月8日发行了12期首届世界女足锦标赛奖券,集资746万元,成功地解决了比赛的会务费用。

  [2004年]

  申亚成功迈向高峰

  2004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载入历史的日子。这一天在多哈举行的亚奥理事会第23届全体会议上,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郑重地宣布,中国广州获得2010年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从南国古城到现代化大都市,广州成功地完成了历史的飞跃,获得了亚运会的主办权,是代表着中国人民及全亚洲人民对广州的信任,也是数代广东体育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的成功路。从省港杯开始,广东就展示出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劲和面向世界的开阔胸怀,通过举办全运会、女足世界杯等重大比赛,一点点地积累了经验,也塑造了国际形象。申亚成功给了广州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了广州继续腾飞的助力,也标志着广东人民的体育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编者按与广东体育有关的记忆,嵌在30年激流岁月中。

  大家会记得体育场豪情万丈的下午,密密麻麻停在场外的自行车,有序退场面带笑容的人群;大家会记得当电视画面中的“广东仔”在奥运舞台上为老广们争得一金时,南粤同喜的烟花;大家会记得,小区里突然修建了“健身园”的那份惊喜;大家会记得,圣火传到家门口的万人空巷……

  30年过去了,广东体育到了丰收的季节。

  南粤大地点燃奥运热情

  2008年,对于中国体育和广东体育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一年,在这个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年间,广东体育界与全国人民一道,见证了很多很多的历史场面。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年,我省体育工作圆满完成了“火炬传递、奥科会、参加北京奥运”三大任务。

  2008年,广东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广东站)传递活动。5月7日至10日,我省在广州、深圳、惠州、汕头四个城市进行了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传递里程共149.2公里,826名火炬手高举奥林匹克圣火,通过手手相传的方式,以最广泛、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在9000万广东人民中传播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把全省人民的心连接在一起。回想那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百万市民自发地涌上街头,为着同一个梦想而欢呼、呐喊。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乐章,在南粤大地点燃了汹涌的爱国热情。

  此外,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的成功举行,也为广东体育事业增色不少。本届大会是奥科会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体育科学盛会,参会人数、录取论文数创历届之最,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体育学者和官员参加了会议。在为期4天的大会中,与会者就10个领域的45个学科,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等方面相互启发和借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广东健儿交上满分答卷

  而在北京奥运会上,广东奥运健儿“全面超额,历史突破”,全面超越了广东选手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最好成绩。广东共有74名运动员入选中国奥运军团,参加了26个大项52个小项的角逐,是我省参加历届奥运会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广东运动员共获17枚奖牌,其中6个项目7人次夺得7枚金牌,6人次夺得6枚银牌,3个项目3人次夺得4枚铜牌,同时45人次进入了奥运会的前8名,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荣登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第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去年9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北京奥运会、残奥运总结表彰大会上,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广东省体育局,以及冼东妹的教练、国家柔道队教练付国义,奥运冠军何冲和劳丽诗的启蒙教练钟权生,以及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的广东运动员陈燮霞、冼东妹、杨伊琳、李珊珊、何冲、马琳等受到了隆重表彰。

  从无到有,连续跨越

  30年来,我省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硕果累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连续跨越,体育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连续23年获“突出贡献奖”

  1979年的第四届全运会,广东的金牌数名列第三,198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广东均名列第一,1993年的第七届全运会广东名列第二,1987年的第八届全运会广东名列第四,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广东重夺第一,2005年的第十届全运会,广东位居第二。1979年至2007年期间,广东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屡次获得世界、亚洲、全国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从1985年至今,广东连续23年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体育突出贡献奖”。

  在这段时间里,广东运动员在国内外的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星光熠熠的体育明星,足球运动员容志行德艺双全有口皆碑,“志行风格”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健儿的精神财富。此后,陈肖霞、陈伟强、曾国强、孙淑伟等体育名将都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广东运动员夺得的奖牌是我省历次参加奥运之最,6人夺得7金再创辉煌。马琳、谢杏芳等人,均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体坛的偶像级选手。

  粤体育用品企业占全国三分之一

  30年来,我省的全民健身活动以人为本,务实利民,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全民健身体系初步形成。围绕建设群众身边体育场地、健全群众身边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体育活动的“三边工程”,目前我省体育场地,已初步形成了以五级行政区域为主,社区、行业为配套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无论是人均拥有场地数,还是投资都位居全国第一,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广东体育场馆设施在全国处于落后的位置。

  广东的体育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体育用品企业集中了全国近三分之一,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育产业总量、经营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广东体育产业协会已经有企业会员120多家,各类体育产业的相关企业达到8000多家。

  链接

  广东体育频创“全国第一”

  1982年广州专门成立了国内首家体育服务公司,接待港澳及国外体育团队、体育爱好者来广州进行比赛、训练、表演等。仅1983年一年,广州市各有关单位就接待了100多批港澳体育运动队和运动员。

  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前夕,我省是第一批国务院批准发行体育彩票的省份之一,1994年,广东省在全国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辅助销售了第一期中国电脑体育彩票。到2007年12月止,广东省累计销售体育彩票197.50亿元,总销量排列全国第一。

  1984年,全国第一个体育俱乐部———广州白云山足球俱乐部成立,接着广东足球队与万宝公司成立俱乐部,开创了我国优秀运动队与企业联合办队的先河。

  1984年,广东又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次体育基金会———广东省体育基金会。

  1991年,首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这在全国是首次通过社会集资成功举办的一次国际大赛。

  1985年,佛山举办了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这是第一次由中国的地方市、镇承办了世界级的体育赛事。

  1996年,第一条国内多功能全民健身路径于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诞生。

  2001年,第一次突破了历届全运会主要靠政府行为和行政手段为主的筹资模式,走出一条利用市场机制筹资的新路子。在九运会的集资工作中,共筹得各种资金款项超过2亿元。为今后国内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尤其是北京奥运,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思路和做法。

  2001年,九运会后,在场馆建设和经营模式上,广州新体育馆在国内首创了经营承包制的模式。广州新体育馆在国内首创了经营承包制的模式,中标的业主必须投入十分之一的资金参与建设,就能够有效减轻了政府维修保养体育场馆的负担。

(责任编辑:于海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