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学增
从2005年因斯布鲁克大冬会开始,教育部接替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世界大冬会中国代表团的组团工作。越来越多真正的大学生选手代替专业运动员走上世界大冬会赛场,金牌背后的“学生味”越来越浓。
从这个角度看,如何评价哈尔滨大冬会上中国大学生表现呢?
教育办赛开创历史
此次是中国首次承办大冬会,体育部门首次成为配角,唱主角的是国家教育部、中国大体联,突出的是“学生味”,以“冰雪、青春、未来”为主题,这个舞台属于全世界热爱运动与健康的青年大学生。
无论赛会参与者还是健身爱好者,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在这节日的狂欢和春天的希望中,舞动青春,拥抱未来。而此届大冬会开幕式演出是最典型例子。参加演出者全部是大学生,演出的节目极大地突出了一个“学生味”。总导演黄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台节目最大特点就是大学生唱主角,精彩的会歌演唱,是经过几轮选秀选拔出来的大学生优胜歌者。
闭幕式亦如此,主要演出者也是清一色的大学生。可以说,大学生撑起开闭幕式的一片天。这两台节目均获得国内外观众高度评价。
在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大学生为主力部队。他们以巨大努力搭建起让客人盛赞不已的大冬会舞台。在哈尔滨、帽儿山和亚布力赛区,到处可以看到他们身影。其中众多译员都是各个语种精英,他们架起一座与外国选手交流的桥梁,功不可没。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王刚说,这是一次由教育部门唱主角的大赛,毋庸置疑,这是一次成功的大冬会。
体教结合结而难合
此届大冬会重启了“体教结合”的老话题,我国的“体教结合”经历了多年艰苦的探索,坚冰仍没有打破,“体”与“教”仍似貌合神离的两张皮,捏合不到一起。
当张丹/张昊获得双人滑冠军,实现三连冠时,外国记者问“为什么经历了6年时间还没有完成大学学业呢?”凸现了“体教结合”的艰难与尴尬。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高校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在全国展开,“体教结合”因此逐渐成为一个被熟知的“专用名词”,很大程度仍然停留在竞技体育的层面上,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体育希望由学校解决运动员退役之后的转型问题,而教育希望通过招募一些知名选手或二三流运动员“为校争光”,于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运动员大学生”与“大学生运动员”的争议。
随着这种心照不宣的结合的嬗变,一些一流运动员在某学校注册但从未或很少在该校课堂读书,于是有了“挂牌大学生”之现象。
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规定学生运动员每天训练最多4个小时,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每周必须保证有1天闲暇时间,不参加运动训练与竞赛。尽管他们在私下也有变通的方法,但无论如何一个从普通小学到普通中学再到大学的美国学生运动员的总训练时数,是绝对远低于一个从体校到地方队再到国家队的中国专业运动员的。
体教结合亦有突破
体教结合是一条中国体育正在逐步探索的道路,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表示,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育,都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体教结合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充分肯定了体教结合对冰雪项目的巨大贡献。他认为沈阳体育学院在此体制下已经培养出了韩晓鹏、李妮娜、李科、赵姗姗等众多冰雪名将,以至培养出了冬奥会冠军。他们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实力。而且,无论从赛场上的精神状态还是综合素质表现上,他们都展现出了大学生特有的风采和精神面貌。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王石安认为:沈阳体院是体教结合的一个成功例子,这种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是以育人教育为中心,首先是教运动员做人。运动员们亦读亦训,既不影响他们的学业,又进行了严格专业有序的训练,这种体制比单纯的专业队要好。运动员个人综合实力提升了,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了,运动员对技战术的领悟就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也不会耽误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
(责任编辑:于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