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众弟子探访足坛宿将李文龙:没有他就没有我们

2009年06月19日16: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他不是没有想过明天。但明天对他来说,显得那么遥远。

  脑波和心跳显示器上,曲线不停地跳动。小护士轻喊一声“李文龙”,他微微地睁开眼睛:“医生,我还有救吗?”

  昨天,记者来到瑞金医院一间普通四人病房。

李文龙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从窗口望出去,梧桐木上的树叶,在风中摇曳,说不定什么时候,叶子就会无声无息地飘落到地上。551号病床床头,零散地放着好几张“病危通知单”。邻床的一位大妈无限感慨地说:“他能活到今天,真是命大,阎王殿不知道去转过几回了。毕竟以前是踢足球的啊,生命力顽强……”

  40年前,“李文龙”这三个字,在中国足坛名震一时。他是中国国家队队员,踢中后场,绰号“拼命三郎”。

  李文龙的家中,至今保存着一份“训练课资料”。当年在国家队中,一堂训练课,李文龙铲球129次,奔跑距离达到11850米。后来,李文龙当上了上海队的领队兼教练,与当时上海队主帅王后军搭档。李文龙带出了一大帮弟子,秦国荣、林志桦、郑彦、奚志康、张卫华……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足坛老领导不无感慨地谈到李文龙。“没有李文龙这种精神,中国足球永远上不去!”听到这段话时,已患病在家10年的李文龙,激动得热泪盈眶。朋友对他说,让他打个电话给老领导,问声好,顺便谈谈自己窘迫的现状,李文龙摆摆手:“不好,不好。”说完这话后不久,李文龙就因心脏病发,住进了病房。

  杨震江来了,秦国荣来了,林志桦、郑彦、张卫华都来了……李文龙病危的那个晚上,老搭档王后军匆匆从义乌赶回上海。一路上,王后军一直说:“文龙是个好人。”

  “你们……好好踢球,好……好做人。”对来看望自己的弟子们,李文龙挣扎着说了这句话。他想把手举起来,却又中途放弃了。勉强笑了笑,李文龙又说:“谢谢来……看我。”病房里一片沉默。阳光照进来,洒下一片光芒。 本报记者 晏秋秋(本文有删节)

  推荐理由

  足球报道,难写。足球界的正面典型事例,更难写。

  《众弟子昨探访足坛宿将李文龙》被刊登在新民晚报2003年12月17日的头版,而由它所引发的一系列后续影响,也大大超过了之前的预计,除了李文龙的弟子、上海足球界的捐款,社会各界的捐款达到了数十万元,在当时,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除此之外,李文龙的经历,也引起了上海体育局重视,直接促成了上海运动员退役后相关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写一个人,给一群人带来了福音。

  作者自述

  ■晏秋秋

  得知李文龙故事的线索,是我们的一位编辑偶尔提到。当时觉得,这个话题很感人,值得深挖。

  事实证明,李文龙的故事的确能“以情动人”。他本人的经历曲折坎坷,严重的心脏病之后,他以前培养出的众多弟子纷纷赶来看望和资助,更是让人看到了师徒情的可贵。

  2003年,中国足球正处在一个貌似“千夫所指”的时候,口碑度不佳。但李文龙事件后,整个上海足球界一代人的感恩行动,却是一个难得的“正面典型”,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中国足球的看法。

  同时,这篇报道也促成了一些相关制度的出台,能让更多的退役运动员享受到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温暖,也算是我的一个小贡献吧。

  

(责任编辑:丁伟峰)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