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解读百年温网:超短裙被斥恶俗 库娃曾被拒入场

2009年07月22日10:3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温布尔登 优越感深藏不露

  □ 陈晶

  一位美国作家描述英国的时候,用了这么一句话:“他们管这个小岛叫做大不列颠……”

  从一般的世界地图上来看,所谓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不过是欧亚大陆西北面的一些岛屿的总称,24.36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还包括了他们的内陆水域,的确不是那种幅员辽阔的国家。

  伦敦是这些岛屿的心脏,它既古老、保守、高贵、怀旧,又繁华、喧嚣、时尚、敏感。尽管这里常常被乌云笼罩,有时候好几天都下着绵绵不绝的雨,但却很少让人从心底泛出阴郁的情绪,连带着那些标志性的建筑,看上去也是庄严的,只是庄严而已。

  如果说巴黎城中的塞纳河是萨冈那样的忧愁少女,那么将伦敦分为南北两块的泰晤士河就像是一位马背上的公爵,不论什么时候都能挺直了身板,保持着不疾不徐的节奏前进。就是这条英国人民的“母亲河”把大伦敦地区分割成了两部分,北岸诉说着伦敦千百年来的过去,而南岸则展示了它的现在和未来。

  从很多个角度去看,伦敦都跟上海很像。在街上走着的人来自世界各地;有着庞杂的蜘蛛网般的公共交通网络;随手可以招到出租车;商业区店面鳞次栉比;陌生人之间亲疏有节却不失友好……于是,你带张市区地图,再去地铁站拿一张免费的地铁线路图,就可以一个人优哉游哉地一路逛过去了,几乎不用担心会像在罗马街头那样有小偷“排队”摸你的包,也不用担心会像在巴黎街头那样因为看不懂、听不懂法语而迷失方向。

  如果有机会和那些土生土长的伦敦人交谈,也许他们会颇有修养地试图收敛,但优越感还是从话语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从威斯敏斯特那破旧的地铁站出口钻出来,第一眼看见哥特风格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大本钟时,全身起鸡皮疙瘩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得不承认,拥有这样的建筑,的确是一座城市值得骄傲的地方。

  伦敦人最值得骄傲的是历史。尽管1666年的一场罕见大火烧毁了伦敦市区大部分的建筑,但他们依然可以指着那些痕迹斑斑的建筑滔滔不绝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他们热爱历史,热爱从他们的爷爷辈,甚至是爷爷的爷爷辈传下来的那些传统,并且尽最大可能恪守下去,哪怕只是一项体育比赛。

  所以,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成为四大公开赛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项大满贯赛事并不令人惊讶。从1358年开始,在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带动下,网球运动开始在英国流行,近代网球也正是1837年在英国的草地上开始发端。1875年,全英网球运动俱乐部成立,他们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球场地,并且于1877年举办了如今温网的前身——全英草地网球男子单打锦标赛。

  “固守传统”和“与时俱进”间的较量

  100多年来,温网几乎已经成为了网球运动的标志和象征,但它依然在固守自己的传统。哪怕是在信息传递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温网的主办方全英草地俱乐部依然要求报名采访的媒体用带抬头的正式信笺,通过传真发送采访申请。而只有被他们通过的采访申请,才有资格填写他们的正式采访申请表格,并且通过信件寄送到全英草地俱乐部,这样他们才会同样用信件的方式寄回一张申请确认信。尽管如今的航空快递业非常发达,但是相比于澳网全程电子邮件报名这样的方式来说,温网的传统还是显得非常繁琐。

  现在的四大公开赛中,也只有温网坚持没有用“Open”作为正式的名称,英国人爱用“Champions”来显示温网的与众不同。而回顾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固守传统”和“与时俱进”之间的较量。19世纪60年代,女性打球时被认为最得体的穿着是厚重的法兰绒或者斜纹哔叽布质地的衣裙,最好还有裙撑和镶皮毛的高领。1884年,首位温布尔登女单冠军沃森穿着曳地长裙,上衣一直扣到嗓子眼,头上戴着有檐礼帽。

  1905年,美国少女梅·萨顿在决赛中嫌热,把衬衣袖子卷起来露出了手腕,让很多英国人目瞪口呆。她也开启了女队员在温网突破穿着尺度的先河。随后,来自南非的鲁斯·泰普斯科特在参赛时抛弃了传统的长袜,露出了一点点小腿。三年后,布里顿·希尔亚德成为第一位穿短裤参赛的男子球员。1919年,法国少女伦格朗被斥为“不文雅”的穿着是:刚过膝盖的百褶裙,长袖针织上装、配一件开身薄毛线衫,头发上绕一圈丝巾。因为拥趸众多、“擦边球”还不算太过火,温布尔登没有对伦格朗亮起红灯。1931年,英国人乔恩·里赛特在更衣室里脱掉了长筒袜,成为首位露着双腿出现在中央球场上的女性球员。而她的对手西班牙人莉莉·德·阿尔巴雷兹则穿着长袍大褂参赛,吃了不少苦头。

  直至1949年,美国姑娘莫伦捅了马蜂窝——那一年的6月20日,莫伦出场时穿了一条很短的网球裙,里面精心装饰着粗棉布花边的内裤若隐若现,摄影记者为了争抢躺在地上的最佳拍摄位置而挤作一团。温布尔登指责设计者、前网球球员泰迪·廷凌“把邪恶和粗俗带进了网球世界”。

  从此,温布尔登痛下决心,严格规定球员衣装,除了白色,拒绝一切的花里胡哨。1985年,拥有模特身材的美国人安妮·怀特为了抵御寒冷,在第一轮比赛中穿上了一件融合了时尚和功能性的白色贴身猫女装。尽管服装颜色没有问题,但裁判阿兰·米尔斯还是禁止她在余下的比赛中穿这种服装,理由是“有伤风化”。因为白色,年少轻狂的阿加西从1988年到1990年的3年间与温布尔登互相排斥;2002年,库尔尼科娃穿着黑色紧身小短裤配白色T恤被拒绝入场。

  所有这一切的理由是:白色是对英国王室的一种尊重。温布尔登是惟一设有皇家包厢的大满贯赛事。但有趣的是,英国王室对网球似乎一直不太“感冒”:第一位使用温网皇家包厢的并不是英国王室成员,而是1895年访英的奥地利公主斯蒂番妮;直到1907年,当时的威尔士王子(后来的乔治五世国王)才成为第一个到现场观看温网的皇家成员;伊丽莎白女王只观看过1957年和1962年的两届温网比赛;查尔斯王储更是仅观看过一次,那还是1970年。

  今年的温网,和全国人民一起为了安迪·穆雷“发烧”的英国女王差一点亲临全英草地俱乐部,当然她的“条件”是穆雷打进最后的决赛。只不过英国宠儿还欠缺了些火候,他在半决赛中输给了美国大炮罗迪克,最终也没有给女王亲临的机会。

  尽管甚至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名鼎鼎的“温布尔登”只不过是大伦敦地区的一个小镇而已,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英国的一个标志。小镇温布尔登在泰晤士河的南岸,在普通的伦敦地图上,甚至找不到它的坐标,但那里却是大伦敦地区的富人区之一。

  伦敦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城市,哪怕是有像威斯敏斯特或者索霍区这样非常传统或者高度发达的区域,同时也有脏兮兮的街头贫民地带,整洁有序的中产阶级聚居区,但只有温布尔登才是最适合温网的。站在小镇的高处,向着全英草地俱乐部方向,就可以看到远处城中著名的摩天轮——“伦敦眼”,还有高高低低的楼群和隐隐的车水马龙的样子;但是环顾四周,却只有安静,开着名牌汽车和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同时出现在窄窄的马路上,彼此都心平气和地相让。这里一切的节奏都是不疾不徐,一切的情绪都是适可而止。哪怕是为期两周的温网举行期间,包围着全英草地俱乐部的那一栋栋漂亮的带花园的小洋房也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安宁,安宁到就连一群一群兴致高昂的球迷走过的时候,也不由得主动压低嗓门、放轻脚步,生怕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虽然冠着比赛的大名,但温布尔登就像是个旁观者,年复一年地对着这十几片场地,保持着与它的距离。

  而只要走进全英草地俱乐部的大门,里面的球迷一定会让你吃惊。不仅仅是那人山人海几乎无法插足的场面和大门外的安静小镇之间的反差,还有那些成群的白发苍苍却依然套装笔挺的老年球迷,他们绝对是温布尔登的一道景观。

  今年的温网遭遇了英国同期历史最高气温,虽然33摄氏度的气温听起来不算很高,但是对于这个时节常年的最高气温只有26摄氏度左右的英国来说,已经是酷热。涌向温布尔登的年轻球迷们兴致勃勃地穿上了吊带短裙、T恤和短裤,而那些成群的老年球迷哪怕是额头淌着汗,也依然穿着西装,连领带都不曾松过。他们中的一些连走路的时候都已显驼背,但是依然一丝不苟地坐在球场边,遵循着网球场上最初也是最传统的礼仪。

(责任编辑:小剑)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