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佳霖
自从朱骏入主申花之后,球队的场外新闻在中超可谓是一时无两。然而,当昨天下午一群话题人物抵达深圳体育场时,话题的焦点却有意或是无意的转到了深圳队的身上。赛前所有人都在关心的,不仅是三名前申花球员是否会被“协议停赛”,更触动神经的,还有休战期从对手阵中“受益”的深圳队是否会给久旱成灾的申花浇上一丝甘霖。
申花从来都不需要盟友,申花也从来不靠潜规则办事。刚刚涉足顶级足球圈不久之后,朱骏曾经面对媒体信誓旦旦的丢下过这样的语句。当时,随着吴冀南的离任,申花“顺理成章”地被排除在中超委员会常委的名单之外。一家自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始终保持队名不变并留在顶级联赛的球队,一家无论是在甲A还是中超都在联赛总积分榜上排名第二的球队,居然在联赛内部的行政会议中毫无话语权。
更甚的是,在此之后,申花还在不断打着规则的擦边球,从得罪对手到得罪球迷,申花在中超的圈子越混越小。既然来混,又不讲规则,自然就碰巧赶上了诸强们的围剿。毫不夸张地说,申花本赛季的客场惨淡,在客观上的确是遭受到了之前几年都不曾遇到过的各种困难。
即便是昨天对阵深圳这个被大多数人认定已经投奔“蓝色阵营”的对手时,申花依然步履维艰。树敌过多,很自然就把任何的不利因素都与自身对立起来,纵然是天外飘来的一片无心之“柳”弄不好也会被当成一把“柳叶刀”伺候。久而久之,整个中超联赛就只剩下两种球队——申花,和申花的对手。
有江湖,就会有是非。十年前,所谓的实德系依靠实力横扫诸强,五年前,朱广沪的健力宝系依靠向心力问鼎联赛。在如今中超群雄逐鹿时期,谁能团结到更多的对手,谁,就能统治中超。
你可以不屑,但你却不能不信。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