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宁宣布“不玩了”的时候,人们跟在她身后追问“为什么”;当海宁决定再出山的时候,人们又在面面相觑地问“为什么”。其实,无论是走是留,都不过是海宁开给自己的一副“心灵药方”。
众所周知,海宁在退役时的身份是世界第一,尽管当时她的状态有所下滑,但还远远未到“力不从心”的程度。
而退役后的她,过着貌似丰富的生活。在比利时的真人秀节目里娱乐大众;回到学校读书充电;投身于慈善事业;或者干脆“宅”在家里自己做饭……离开了网坛的海宁,用轻松的方式排解着常年积累的压力。但到了最后,排空了的生活却像失去了重量般,变得轻飘飘。“我离不开网球”,海宁试图通过开办网球学校的方式来找到生活重心。但是到了最后,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怀念那些戎马倥偬的岁月。
有人说,海宁复出是为了利。但接近2000万美元的职业生涯收入背后,海宁是否还需要那些物质的刺激?随便在商业活动里露下脸,海宁赚到的钱肯定比四处挥洒汗水要来得容易;有人说,海宁复出是为了名。但7座大满贯的丰碑,已经让她难以被人超越。莎拉波娃就曾无比艳羡地说:“我要是有她的成就,我早就退役了”……
其实一切很简单——当初的离开,是因为心灵需要“呼吸”;现在的回归,是因为心灵需要“填充”。年幼丧母、初入职业生涯被人看扁;为了心爱的男人跟父亲反目,最终却难逃离婚的厄运;在职业生涯的巅峰遭遇怪病……对于这个似乎一直就没有真正快乐过的姑娘,网球几乎是她唯一的“玩具”。心病还需心药医,海宁是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医疗伤痛,忘却痛苦。
她有自由走,她有自由好好过。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