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无法否认,现在的申花,正处在一个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时刻。
联赛还有五轮,后面的比赛打好了,至少还有打进前四、拿到明年亚冠入场券的机会;打不好,名次还会进一步滑落,成为“史上最差”,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严峻的形势更让人担心的,是现在的这支申花队表现出的一种颓势;而这种颓势的根源,正是从赛季初开始的、没有休止的内耗。套用小沈阳的话,申花队“真的不差人”。即便不算半道儿补充进来的孙祥和戴琳,杜威、郜林、于涛、毛剑卿、沈龙元、孙吉和王大雷,放到任何一支中超球队,都可以独当一面。但就是这样一套堪称“豪华”的阵容,今年却总是显得磕磕绊绊,战斗力始终无法完全发挥出来。这其中,某些人的多疑,“功不可没”。
亚冠小组赛第二场,申花客场输给鹿岛鹿角。那场比赛后,队长之一的张晨,便再也没有出现在申花的大名单中。杜威则是在被冷藏了几场、顶替他的球员表现又实在太差的情况下,才回归主力阵容。事实上,那场比赛之后受怀疑的,远不止这两个人。如果不是无人可用,也许会有更多的队员成为那次失利的“替罪羊”。
来自上层甚至教练组的怀疑,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队员在比赛中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于是,申花以往犀利的边路突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横传和回传;以往一剑封喉的中路直塞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稳妥的开大脚——至少,这样可以少了被对手断下直接打反击的机会;至少,这样可以不用被人怀疑打假球。在这样的不思进取下,申花的表现日渐平庸,打法日渐单调。四平八稳的同时,失落了曾经让人血脉贲张的激情。
更大的悲哀,是现在的申花队中,没有谁敢于、或者说能够站出来,成为这支昔日豪门的主心骨。赢球了,一好百好,没人愿意去想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球输了,从上到下,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把自己从责任当中拎出来。怨裁判、怨场地、怨对手,总之,责任都是别人的,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或许,指望一群缺乏担待的人去夺冠,才是一个最大的悲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