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新华社评论:坚决“零容忍” 不盲求“零事故”

2009年10月18日18:0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山东日照11月18日体育专电评论:坚决“零容忍” 不盲求“零事故”

    新华社记者吕福明 李鹏翔 涂超华

    河南女子赛艇运动员郭林娜的兴奋剂事件成为十一运会期间的首例兴奋剂事件。

中国的反兴奋剂工作者用7天的时间就查处了这起兴奋剂事件,并迅速向社会公布。这充分表达了中国的体育管理者和十一运会组委会对待兴奋剂“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

    对于任何一届运动会来说,兴奋剂都是一个让组织者头疼的问题。反复强调,严防死守,仍挡不住个别人铤而走险者的“突破精神”。在这种情况,我们的组织者是为了面子隐而不发,追求一个面上好看的“零事故”;还是坚定决心,“杀无赦、斩立决”,真正做到“零容忍”?我们从这次的郭林娜事件中看到了答案。

    兴奋剂是体育界的毒瘤,它长期存在,并一直在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郭林娜事件的发生,充分表明反兴奋剂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只有“零容忍”,才有可能遏制这个毒瘤的迅速扩散。

    事实上,参加十一运会的人士并没有为这种“自曝家丑”而感到丢了面子,反而对此大加支持。

    全运会赛艇竞委会官员就表示,“个别人给赛艇项目摸了黑,但他们不代表中国赛艇”!而参赛运动员张盼盼则表示,“赛事组委会及时查处和通报事件反映出了绝不姑息的态度,这让我对接下去比赛充满信心。”

    针对奥运会上的个别兴奋剂事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曾表示,他并不指望赛会完全不受兴奋剂的干扰,但国际奥委会坚持严查兴奋剂的态度和做法永远不会改变。

    因此,针对兴奋剂事件,有一起抓一起,不顾忌面子,不姑息养奸,坚决依法处理,并第一时间将之公之于众,这才体现了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是“零容忍”表态的切实体现,得民心,随民意。(完)2009/10/18 18:06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魏万春)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