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奥运冠军刘子歌和奥运亚军焦刘洋之间的“蝶后之争”,和几年前罗雪娟、齐晖的“蛙后之争”有几分相似之处:项目相同、年龄相若,虽然出道早晚有所不同,但都是国内国际赛场的佼佼者。
不同的是,罗雪娟和刘子歌赢得了奥运冠军,实力相当的齐晖和焦刘洋却没能在奥运会上摘得金牌。她们的差距很大吗?
其实不然,只是选择和取舍的差别造成了结果的不同。
笑到最后的人懂得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也懂得选择和放弃。
如今人们总会轻易地把“千年老二”、“悲情人物”这样的帽子扣给失利者。事实是,她们历次比赛的表现都很稳定,成绩也在上涨,只是“时机”不对,或者她们被光芒更甚的胜利者给掩盖住了。
比如当年,罗雪娟习惯性选择在国内比赛中“休养”、在世锦赛和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中“爆发”,齐晖却是“频频出击”,结果最佳状态总是没能保持到世界大赛,就被提前消耗了。焦刘洋自从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名列200米蝶泳第四名之后,就被寄予厚望,一直到现在,她从来没有彻底放松过。
按说她们的努力和坚持理应获得成功得到掌声和鼓励,但是似乎没有得到相应的辉煌,如果她们学会了“张弛有度、取舍有度”,才会真正走向成功。
取舍之道,正是成败之道。蛙泳也罢,蝶泳也罢,不同的得失观,主导着竞争个体迥异的成绩走向。
罗雪娟的成功有目共睹:世锦赛5金得主,雅典奥运会冠军,从2001年到2004年,撑起了中国游泳的一片天空。至于如今的蝶后刘子歌和教练金炜,更是深谙老庄之道。
在刘子歌以超水平发挥夺取了奥运冠军后,金炜进行了大胆的训练安排。为避免奥运会后的各种应酬,他带领弟子“躲清净”去澳大利亚训练了三个多月,专门游副项,最大限度进行体能储备。
在2009年的比赛日程表上,他们制订了“以世锦赛和全运会为重点”的计划,其他比赛都是计划外产物。所以,刘子歌在绍兴眼看着焦刘洋打破50米和100米蝶泳的亚洲纪录,丝毫不介意自己在200米蝶泳名列亚军,100米蝶泳无缘决赛。
金炜说:“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总是赢。我允许我的运动员休息和调整,但是他们必须要在关键时刻亮出真本事。”
当外界议论纷纷说刘子歌“出国训练失败”,只有他们心里清楚,刘子歌已经为世锦赛和全运会的爆发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刘子歌在世锦赛200米蝶泳改写了自己的最好成绩,获得亚军。又在全运会的100米蝶泳中以距离世界纪录0·01秒的差距夺冠,在200米蝶泳中又以创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
善于做减法,正是这些成功者的共通点。金炜承认:“竞技体育本身就很功利,关键时刻必须要以金牌作为表现,但不是所有的比赛都是关键时刻。”
所谓“蝶后大战”、“蛙后大战”,并没有意义,关键在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怎样把握自己,突出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 。
好在,19岁的焦刘洋明白了:“我已经不需要再急着证明什么了。”24岁的齐晖是全运会四朝元老了,依然在水里奋战,将在200米蛙泳中向本届全运会的个人第三金发起冲击,她说:“全运会是我今年比赛的重点。”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