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刘强
昨天的举重男子105公斤级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在率先完成的抓举比赛中,王海龙暂以183公斤的成绩名列第二位,落后第一名、东道主选手杨哲2公斤。挺举比赛,王海龙第一次要了210公斤,上场后这位龙江汉子先是大吼一声,随后举起了杠铃,三名现场执行裁判同时亮起表示成功的白灯。
但是,此后令人费解的一幕出现了,比赛大约中断了1分钟,一位官员从赛台侧面站了起来,先后走向了正对赛台的三位执行裁判并说了什么。广播里随后传出了改判的声音,三位执行裁判再度同时亮起红灯,宣布王海龙第一次挺举210公斤失败。赛后,记者就此先后采访了王海龙本人及比赛裁判长杨斌胜。
王海龙:改判打乱计划
很多了解举重项目的人都明白,无论是挺举或抓举,第一次试举选手一般都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重量,“保”一下成绩。但第一次挺举的那次改判,明显对这位力争冲击冠军的选手产生了很大影响。举重比赛中,举起杠铃时,必须是一次成功,不允许运动员屈肘或二度推起杠铃。王海龙赛后表示,自己举起杠铃时肘部并未弯曲,“三位正对面的执行裁判看得最清楚,第一次都给了我白灯(表示成功),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改判。”王海龙说,“我从事举重运动十多年了,这样的判罚在我运动生涯中还是头一次遇见。”王海龙坦言,改变判罚后明显影响到自己的心理,而且彻底打乱了自己的战术计划。“这样的判罚使我还得继续"保"成绩,不敢再往上要重量了,否则可能连现在的银牌都没了。”王海龙赛后说。
接受采访时,胸前挂着银牌的王海龙眼睛红红的,明显是刚刚哭过。王海龙说自己很纳闷为什么改判,但举重比赛规定不允许上诉,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了。委屈、无奈与不服,写在了王海龙的脸上。
杨斌胜:改判没有错
作为本次全运会举重比赛的裁判长,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斌胜直接表态,对王海龙的那次改判没错。昨晚18时,在裁判员宾馆房间内听到记者的来意后,杨斌胜第一句话就很直接地说:“成绩你也看到了,就算不改判,王海龙也拿不到冠军。”杨斌胜说,在举重比赛中,现场裁判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3名执行裁判,昨天的比赛中坐在了赛台正对面;另一部分为5名仲裁,坐在赛台的左侧。其中,仲裁是负责监督执行裁判的,有权改变执行裁判的判罚,拥有最高裁决权。杨斌胜表示,王海龙的那一举,肘部明显有弯曲,属于违例范畴,而且在5名仲裁一致认定了这个问题后,才最终改判。
但是问题出在,同为国家或国际籍的资深裁判,为什么正面对着运动员的3名执行裁判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而是由视角处于侧面的仲裁发现呢?杨斌胜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重新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况,“我在现场问过3位执行裁判,他们都说以为王海龙的胳膊天生有弯曲。”杨斌胜说,“但事实证明,第二次试举,王海龙的胳膊明显比第一次直。”此前,杨斌胜曾向记者说,举重比赛规定,如果运动员胳膊有天生的弯曲,赛前需要出示医院的证明。现场的执行裁判难道不了解这样的规则吗?显然,他这样解释还是缺乏说服力。
那么,到底是执行裁判错了,还是仲裁错了呢?杨斌胜直接回答:“是执行裁判错了。”那么裁判犯错,是否会像运动员一样,遭受禁赛或罚款的处罚呢?杨斌胜对此依旧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表示,按照国际举联2009年最新的比赛规则,仲裁就是最终裁决,运动员或教练员不允许申诉,因为“规则就是这么规定的,仲裁拥有最终决定权。北京奥运会时,陆永也遭遇过这样的判罚。”杨斌胜说。言外之意,对出错的裁判员也不会有什么处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