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马文广:举重迎最好时期 创新成就“中国力量”

2009年10月27日15:1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工人日报

  看比赛、陪同国际举联官员观摩、负责组织工作、为获奖运动员颁奖……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举重赛场,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国际举联秘书长马文广,几乎成为最忙碌的人……

  经过两个阶段共8天时间的激烈争夺,本届全运会的举重比赛于今天圆满落幕。

坐在济南皇亭体育馆的休息室里,马文广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中国举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坚持创新的结果。可以说,是坚持创新成就了‘中国力量’”,马文广的话语掷地有声!

  现状——中国举重迎来最好发展时期

  新中国的举重运动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无论是第一个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陈镜开,还是为新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的曾国强,都为新中国举重的发展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84年至今的历届奥运会中,中国举重健儿同样取得了骄人战绩。特别是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10人参赛斩获8金1银,成就了北京奥运会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中国力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举重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马文广说:“目前国内练习举重的运动员在增加,喜欢看举重比赛的观众在增加,全社会的举重运动氛围日渐浓厚。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北京奥运会后更加明显。”

  本届全运会的举重赛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举重精英们表现依然精彩——女子比赛共有7人超10项世界纪录,男子比赛有两人超两项世界纪录,参赛的5位北京奥运会冠军全部夺冠。“我对这次比赛的成绩感到满意。此外,我们具有传统优势的中小级别在近一年来又有进步,新人涌现,人才济济,已经形成了一个优秀选手群体。正因如此,我对中国举重备战伦敦奥运会更有信心了。”

  原因——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相得益彰

  对于中国举重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在国际举重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马文广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体制建设不断完善,二是人才培养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马文广认为,对于举重运动而言,“举国体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举国体制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举重运动的开展。”当然,在最大限度发挥举国体制巨大作用的前提下,马文广表示中国举重界也在积极探索和完善举重运动的体制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其注入市场化的更多活力。

  除了体制建设,有效的人才培养也是中国举重占据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举重已经形成了选材、青少年培养、地方队、国家队以及教练员培养、科学训练、技术攻关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马文广表示:“为确保我国举重运动世界领先的优势,我们正在建设举重运动梯级人才培养基地,包括广西、山东、辽宁等3个国家举重人才培训中心和福建马尾等6个训练基地以及25个省级后备基地。我们将对这些基地给予政策倾斜和物质支持,并运用竞赛杠杆,更好地为奥运战略服务。”

  展望——要用“中国力量”回报世界

  随着中国举重在近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国际举重界也出现了个别质疑的声音,认为中国举重的崛起太过“突然”。对此,马文广认为中国举重的辉煌得益于深厚的发展积淀和科学的训练手段,“中国举重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兴奋剂,这一点也得到了国际举联的广泛认可。”

  据马文广介绍,现任国际举联主席阿让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认为中国举重的成功是“货真价实”的,“这次全运会,阿让和部分国际举联官员也来到现场观摩。他们对于我们国内比赛的高水平和激烈竞争感到十分惊讶,认为中国举重的整体实力的确非常强大。”

  今年4月份,马文广顺利当选为国际举联秘书长。在这位性格豪爽的山东汉子心目中,中国举重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还不是“中国力量”的全部内涵,“中国举重要回报世界,要推动世界举重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中国举重协会已经向近30个国家派出过教练员,并多次组织国外选手来华训练。

  (本报济南10月26日电)

  

(责任编辑:王炎冰)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