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廖旭钢)昨晚,本年度国际围棋新锐赛的第三轮对局在杭州棋院大楼全部结束,这是参赛四队所进行三轮单循环团体赛的最后一轮,由于中韩两队在此前两轮都以悬殊的大比分痛宰了日本队和中国台北队,昨日最后一轮,相遇的两队也在争夺本届新锐赛的冠军归属,最终,以陈耀烨九段率领的中方棋手8人,以总比分6∶2狂胜韩国队,双方在目前总共十届新锐赛的夺冠比也刷新成5∶5平分秋色。
另一方面,日本队与中国台北队的较量显得更为激烈,最终凭借主将陈诗渊八段的出色发挥,中国台北队以5∶3战胜对手,获得第三名。而从这三轮团体赛较量的战果来看,中国台北队与日本队,在整体实力上已经很难与中国、韩国两队棋手较量,此前相遇,中国首轮7∶1日本,次轮8∶0中国台北,韩国首轮6∶2中国台北,7∶1日本,如果有一个国际联赛,这样差距甚至跳过了甲A和甲B,已经相当于甲级队和乙级队的实力差距了。
在三轮比赛结束后,按赛会安排,四队人员会在今日游览西湖和西溪湿地,紧张比赛过后玩一圈,高高兴兴回家,但往深处想一下,却发现有些高兴不起来。23岁以下棋手所参加新锐赛,所代表的是一方在今后几年的围棋发展潜力,棋手在20岁左右的年纪,可能今年参加新锐赛,明年状态好一点,就能成为当家主力。本届赛事中,日本队的惨淡经营,中国台北围棋发展尚显迟缓,就连韩国也显出后继乏力的状况,中国小将夺冠自然值得高兴,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曲高和寡,对整个围棋界来说不是好事,竞争意味太少,围棋会不会也变成第二个乒乓球?
就在中国国内围棋发展一片红火的同时,日本围棋的迅速退化让人瞠目结舌,本次新锐赛,竟而凑不齐够分量的年轻棋手,不得不靠着赛会特许,拉上好几名超龄选手勉强参赛;韩国的形势各位国内棋迷更清楚些,大李老迈,小李挥挥手走了,原本围棋在韩国国内就不属于一线运动,近几年因为老曹和大小李掀起的企业赞助围棋热潮,也有了沉寂下来的意思,多项国际围棋赛事因为韩国企业的意兴阑珊而暂别棋迷的眼界。
有对手,有对抗,一项运动才会吸引更多人关注。摆在中国面前的最重要工作,已经不再是如何在中韩对抗中占得上风,而是凭着与日俱增的国际围棋影响力,去开创一个“双赢”,“多赢”的局面,真要走到乒乓球那一步,掉头会更难。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