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方
我是被单位里的小青年认为已经OUT的人。算起来,我至少有十年没走进过电影院,看过的最新一部好莱坞大片已经是《泰坦尼克号》。后来陆续也看了些诸如《英雄》之类的“盗版好莱坞大片”,空洞乏味的故事让我对所谓大片感觉越来越糟。《2012》登陆上海时,连我们单位快60岁的领导都跑去看了,我愣是不买帐。《阿凡达》让全世界都沸腾了,在上海更是热得发烫,我却丝毫不动凡心。
但《阿凡达》的魔力在于你虽然想摆脱它、不想和它产生任何关系,它却能凭借巨大的磁场把你裹挟进去。上周五,上级部门组织我们去苏州开年终总结会,会议安排中有一项是吃完晚饭后,全体人员去苏州“鸟巢”看《阿凡达》。我本想告假的,但被告知,由于晚饭、电影院和宾馆三地相去甚远,只一辆大巴可供驱使,不去也得去。就这样,我被“绑架”去看了场《阿凡达》。由于是什么3D,还有什么IMAX的,坐在电影院里,我感觉不是在看电影,而一直把立体眼镜戴上摘下,反复感受现代高科技带给我的生命体验,体味着小平同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上海的《阿凡达》热潮中,如果还能对大家的眼球有一点吸引力的大概只有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秀”和CBA大鲨鱼的主场比赛了。看到一条消息说,姚明和韩寒应周立波之邀去看了他的演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周立波曾说,他的演出不会送票给任何人,此番食言,莫不是为了抵御《阿凡达》对票房的影响?说实话,我很理解周立波,并认为这不失为营销妙策,在票房“恶劣”的环境下,抱团取暖不失为一招妙棋。周立波也像姚明承诺,如果大鲨鱼打进总决赛,他将前往球场担任拉拉队队长,带头喊“拿伊做脱”。
其实,在现今的世界既是分众的也是相通的,娱乐、体育甚至文学市场,只要被赋予流行元素,是可以被打通任督二脉的。韩寒迷可以是周立波迷,也可以是大鲨鱼球迷,大家只不过在不同的市场上最大程度地寻找可能属于的人群而已。
我以为,更值得关注的是,姚明、周立波、韩寒在商业上无意识的合纵连横,其实他们在不经意间制造一种氛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城市的文化形态,当所谓的海派无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怎知不会无中生有、自成一派?
在地球人的攻击下,纳美人联合起来了。在《阿凡达》的攻击下,上海能联合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