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中国体育场馆开发不够 如何破解体合理利用问题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2010年01月19日12:51

  十一运的举办让全国加深了对山东的印象,也更让人们记住了一个标志性的体育建筑——“东荷西柳”,这就像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一样,只不过知名度上有了差别。

  在现场我曾多次赞叹山东人的创意,根据一首描写济南风景的名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建造出了以柳叶型为结构的6万坐席奥体中心体育场和1万坐席的荷花型体育馆,外加4000坐席的游泳馆和网球馆。置身其中,这宏伟、奇特凝固了文化的辉煌建筑,不能不令你神振情狂,忘情留影拍照。

  然而,当一组数字呈现于眼前的时候,我的心静下来了,资料显示:济南奥体中心场馆整个投资超过30亿元,今后每年正常运营的费用需要约4000万元以上。大概估算了一下,每天最保守的数字也超过了10万元。账真不敢细算,按平均数算,如果这里的场馆赛后闲置,别说一年,就是一个月,就需要国家补贴300多万元。

  这使我想起了一组极为沉重的数字:

  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德国慕尼黑欠下巨额债务;

  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竟欠下1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悉尼奥运会,主办方每年大约要花3000万欧元维护赛后的场馆;雅典奥运会场馆更是每年需要政府投入近9000万欧元用作维护费用。究其原因,建设规划不周,经营管理不善,运动场馆数量大于人口需求是硬伤。尤其是悉尼和雅典的奥运会场馆,光顾者与规模很难成正比。

  这令人震惊的庞大数字,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每次全运会都搞得热热闹闹,可赛后的场馆该怎么办?全运会虽然不同于奥运会,但接近的规模,使赛后的场馆面临的却是一个问题,我们能避免以上所述的损失吗?

  在人口和场馆的需求上,我们与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开发的优势,但这还在于运营的如何。在十一运期间举行的 “全运五十年中国体育经济发展论坛”上,专家透露出的我国场馆经营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据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国公共体育场所的开放度仅为44%,利用率不足30%,单个场馆平均年收入不足万元。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场馆运营开发不够,资源闲置还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也使人想到了我们山西的体育场。山西体育场于1990年建成后曾以建筑一流的质量赢得了“鲁班奖”,但由于功能的单一和缺乏后期的开发,除了承办过一次全国职业学校运动会,一次全国田径锦标赛,一次省运会,一个赛季足球赛和几次文艺演出外,大型体育活动很少光顾这里,十几年时间,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到最后处于无力维护的状态,至今令人心痛。不过,所幸的是,经过这两年的努力,这座体育场已被列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全民健身场地改造项目。我们期待着这座场地的新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破解场馆利用问题呢?现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国家间隔4年的大型运动会除了全运会,还有城运会,全国体育大会、民族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这些运动会给各地场馆建设带来了生机,却也留下了如何利用的难题。据相关人士介绍:从1997年八运会至今,全国掀起了5波体育场馆建设的高潮,而且这种热潮还将持续。从这里我们应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体育场馆的高速增长,破解体育场馆利用难题在全国已不容迟缓。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场馆建设的规划和开发。由于大型运动会的规格要求所形成的场地规模与赛后利用空间的落差较大,这就需要建设的规划更应该周到,开发的更应该充分。

  从我5次参加全运会,4次参加城运会,3次参加农运会的经历来看,感觉我国在场馆利用上与世界相比并不落伍,这主要得益于观念的应时。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体育界就有“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口号。今天看来,虽有小打小闹的痕迹,但在当时却不失为可贵的起步。八运会,上海将五星级宾馆和商业超市盖在8万坐席的体育场下;九运会,广州利用天河体育场的改造将这一郊区地段打造成了广州的新城中心和金融中心;十运会,南京在建体育场的同时,拉动起了房地产建设,使一片荒凉地变成了南京房价上涨最快的区域;十一运,济南除了走房地产开发的路线外,还推出一个更先进的“大金牌”理念:将场馆建设与城市布局有机统一,为承办者留下全运会多元、长期的效用,满足广大市民健身需求,将济南奥体中心变为一个融体育、休闲、旅游、商业等多功能的区域。

  观念的提升,带动了场馆建设与民融合的实用性,我觉得在这方面开发最为成功的是北京奥运会场馆。2006年4月,我曾参加了中国记协组织的“北京奥运筹备工作”的采访。期间,组委会场馆赛后利用的介绍和实地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多所比赛场馆建在了大学院校和风景区,为节约资金和降低开发成本,“鸟巢”取消了可开启屋盖,将10万坐席改为9万坐席,用有关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就是,最大限度满足赛后利用的需要,最小限度满足奥运比赛的需要。

  事实证明,这些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和运作,为北京奥运场馆赛后的利用,赢得了巨大的商机。据权威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后一年里,“鸟巢”日均游客2万人—3万人,各项盈利超4亿元。按其每日所需十几万元的维护费用计划,不但实现了正常的运营,获得了丰厚的盈利,而且其推出的多场演唱会、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世界车王争霸和冬季的百米长道滑雪活动还真正使奥运赛场变成了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场所。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大型场馆的运营开发虽起步晚,发展速度却并不慢,像“鸟巢”的开发,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问题是,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场馆还占很大比例,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各地政府为此背上的包袱至少是“数亿”。

  我省的场馆开发在全国来讲,应当说还属中下游层次,这与山西的体育产业结构,还未形成规模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三大球”队伍,使我们的主体产业和相关产业很难链接,各种制造业很难繁衍。不过,我们也赢得了一个巨大的机遇,一场四馆的山西体育中心从2009年3月动工,到现在主体工程已基本封顶。体育场是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山西体育产业的兴旺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体育中心建成之后,其规模和运营成本也决不会比山东差多少。辉煌与困难同在,山西需要举办全国大型运动会的“光环”,更需要场馆运营的大力开发,更需要这里成为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融合之地。

  山西已面临破解场馆利用难题的挑战,这是一项浩大繁重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先进的理念,体育产业的系统化,城市建设的配套,营销队伍的壮大,人才的聚集……

  起步晚,但我们有奥运会、全运会宝贵的借鉴,可以防止走弯路,现在就动手吧!

  本报记者 李春耕

责任编辑:张建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