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排球 > 男子排球动态

2小时训练挣21块5 复旦男排:生活不仅是打排球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余晨洁
2010年01月22日09:34

  于翔 复旦给了我们人生转机

  冲A成功的喜悦似乎还近在眼前,复旦男排的队员们却丝毫不敢松懈,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与考试之中。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顺利完成四年学业,或许比冲入甲A更为重要。因为,未来的人生旅途还很漫长,而复旦大学给了他们更为广阔的天空。

  来自江苏男排的主攻手于翔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读高中时,他在前中国男排主教练邸安和的力荐下进入了江苏队。“当时我在黄浦区打球,眼看着高中要毕业了,妈妈问我能不能考上大学,我说不行。既然有机会去江苏队,就要去试一试。”

  于翔直率的回答道出了许多体育生的尴尬处境,打球,还是上学?或许并非他们自己能够选择。

  每一个运动员都一定梦想过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那一刻,然而,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就在于高淘汰率和短暂性。“一个运动员的黄金年龄能有几年呢?”于翔的话代表了所有运动员的心声。

  在三大球中,相比于足球、篮球,排球职业联赛尽管也有十多年的历史,却一直处于“两袖清风”的状态。而比起财大气粗、动辄百万年薪的足球和篮球运动员,排球运动员算得上“低收入人群”,尤其是男排选手,“除非你是国家队成员,或是国内顶尖球队的主力,否则月收入还不及许多白领。”

  “就算让你在运动生涯中赚到一百万,又能怎样呢?这些钱或许还不够你老来看病用。”伤病是所有专业运动员的天敌,于翔说,他们这些在专业队训练过的球员,基本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五十多岁的膝盖”,在复旦男排阵中,几乎每个队员的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伤病。

  “在复旦大学中,我们能够与不同专业的人互相交流,以前在专业队里,大家都是运动员,环境比较单一。”能够进入复旦大学深造,对于于翔和所有复旦男排队员而言,都是人生的一次转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厉胜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