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温哥华冬奥会 > 温哥华冬奥会单板滑雪 > 单板滑雪动态

土师徒半路出家玩转酷运动 下届冬奥或成爆发点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2月20日14:17

  土师徒半路出家玩转酷运动 单板滑雪7年前立项 独创训练方式和器材这届冬奥会虽未夺牌下届将成为爆发点

  昨天,两位中国姑娘闯入温哥华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池决赛,这项时尚酷炫的运动一下子闯入人们的视线。

  昨天在塞普里斯山进行的单板滑雪U型池决赛中,总共12位决赛选手有2人来自中国,虽然最终刘佳宇和孙志峰分获第4和第7,与奖牌擦肩而过,但她们已经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选手在冬奥会上的突破。

  单板滑雪2003年初才在中国立项,仅经过7年的发展,中国队已在本届冬奥会上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记者采访了中国第一批单板滑雪教练王石安、刘长福等人,他们透露,中国队的教练、队员都是半路出家。起步阶段,大家都是凭着一股“愣”劲,不怕苦、不怕摔,硬是摸索出一条路,现在,这些“土老帽”们终于玩转了时尚运动。

  半路出家·教练

  出身高山滑雪54岁老头从零“摔”起

  在中国单板滑雪2003年正式立项之初,国家体育总局就确定要从“取经”做起,并把“取经”的第一站设在我们的近邻日本。

  沈阳体育学院王石安教授是第一批取经代表团的团长兼翻译。他向记者介绍:“我们两年分两批去日本学习,第一批9人,第二批11人。这些进修教练员,大部分是从高山滑雪退下来的运动员,此前都没接触过单板滑雪。”

  这些从未接触过单板滑雪的教练,在日本全部亲自上阵。王石安教授虽然已经54岁,但他和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们一样每天上山,在雪地里摔爬滚打,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胳膊肘都肿了。

  “这玩意儿岁数越小越容易学,我当时那么大岁数,一开始学,净摔跟头了。”说起当年学单板滑雪的经历,王教授调侃道,“我当时尾椎都摔伤了。坐凳子的时候,只能贴着沿坐。”

  王教授的儿子王葆衡当时正在日本留学,他心疼父亲摔得辛苦,就每天上山帮父亲的忙,结果也爱上了这项运动,如今他已是中国单板滑雪教练组成员之一。

  两批教练取经俩月能坚持全凭“不服输”

  这两批“先行者”每批只在日本呆了一个月。就靠这总共两个月取回来的“经”,中国人开始了单板滑雪运动。当时前高山滑雪全国冠军刘长福刚刚退役,他随队取经回来后,就挑起了黑龙江省单板滑雪队的大梁,这也是国内第一支专业单板滑雪队。随后,哈尔滨队、哈尔滨体院队、吉林队、沈阳体院队相继成立。

  “冬季运动总有相通的地方。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不懂就研究!”刘长福说,当初在这个项目上扎下根来,其实凭的就只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而已。

  下决心容易,真的站在队员面前讲课,还是要靠些真本事。刘长福告诉记者,2004年,他在为队员上U型池的池外飞行那堂训练课时,才硬着头皮第一次“飞”了一回。

  “在日本,我们只学会了在池内滑行,谁也没飞出过槽外。”刘长福说,“虽然我们已经看了不少技术录像,也做了理论教学,但真的站在120米长、15米宽、3.5米深的U型池边上,让队员飞出去,我们教练和他们队员都在心里‘打鼓’啊。”

  弟子们的犹豫可以表现出来,但刘长福这个时候必须拿出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来。“我把心一横,对他们喊:有啥不敢跳的?这样吧,我第一个跳,我跳成功了,你们就得跳!”

  刘长福凭着自己当年高山滑雪的那点基础,还真的在U型池上跳起了半米高。“说实话,我当时心里也哆嗦,下来后腿直颤。”他笑着对记者说,“当时我跳完了,队员也一个个都跳了。训练课之后我说了实话:我也是处子跳啊!”

  半路出家·队员

  队员选材要年轻化技巧性项目很适合

  刘长福一直对记者强调,其实对于本届冬奥会他们并没有太高的指望。“我们最初选材时目标就很明 确——2014年索契奥运会。”他说。

  单板滑雪的教练班子搭起来后,挑选队员的工作马上展开了。他们为中国单板滑雪挑选的第一批运动员以1990年之后出生的娃娃军为主,这些孩子当年不过十二三岁左右。

  “单板滑雪属于技巧性项目,比较适合我们中国人练。”中国单板滑雪队教练组组长王石安说,“所以我们挑队员,也都是从体操、蹦床等技巧性项目出身的小孩中挑。”

  “武术、田径等运动员,项目技巧性很强,运动员转项后能够很快适应单板运动。”刘长福说,“以刘佳宇为例,她有武术的‘站桩’功底做基础,而滑雪落地时则需要良好的平衡能力,这样做翻转动作时就不会感到吃力。”

  参加2006年冬奥会的小将孙志峰曾是蹦床选手,世界冠军刘佳宇学过武术和滑雪,有的运动员以前还练过田径。

  孙志峰在本届冬奥会上收获第7名的成绩图/CFP

  在本届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池比赛中,刘佳宇获第4,这是中国选手的历史最好成绩图/CFP

  摸索训练·研究

  尝试“穿雪板走陆地”发明平衡训练器

  中国单板滑雪队成立初期,教练队伍缺乏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如今通过渐渐积累的经验与智慧,自主研发出很多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工具。

  王石安表示,单板队伍群策群力,在教学训练中避过了很多弯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王石安告诉记者,2007年组建中国单板滑雪集训队后,全国各地方队教练员都无私地拿出自己这几年的训练心得与大家交流。

  有过滑雪经历的人都知道,虽然踏着雪板在雪地里滑行自如流畅,但如果穿着雪板到陆地上,可就笨重无比了。

  由此中国教练们发明了“穿雪板走陆地”的训练方式。就是穿着滑雪板在塑胶跑道上进行跑步、跳跃练习。这种方法对队员的力量、协调性和稳定性都有所锻炼,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运动员对雪板的控制能力。

  王石安介绍说:“这样的训练,是为了加强运动员与雪板人板一体化的目的,让雪板像自己的脚一样,可以自由控制。”这种训练方法,可算是中国独创的。

  此外,为了训练运动员在着陆瞬间的平衡能力,中国队还发明了平衡训练器,并已经申请了专利。

  摸索训练·深造

  连续三年赴日集训教练队员同步提高

  对于单板滑雪这一新兴项目而言,如果仅凭教练员的能力智慧、闭门造车,在技术进步上是无法得到实质性突破的。从2004年起,全国各地方的单板滑雪队开始正式与国际接轨。

  王石安告诉记者,沈阳体育学院为沈体院单板滑雪队特批专款,连续三年送队伍到日本集训。一般国外选手一年只在雪季两三个月训练,而中国选手国内外两地训练,一年当作两年用。

  “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在日本训练两到三个月,向国外优秀选手交流学习,教练队伍以及队员的技术在整体水平上都显著提高。”王石安说道。

  由于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可以前往日本、奥地利等雪场进行短期集训。到了冬季,再回到国内雪场训练。“东北的雪质比较硬,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雪质比较软,两种雪质我们都能适应。”王石安说道。

  大赛建功·锋芒

  刘佳宇占据世界第一中国力量吓住对手

  几个“门外汉”教练,短短几年时间里将基础薄弱的中国单板滑雪队伍带到了国际大赛前列。

  2007年亚冬会,年仅15岁的刘佳宇摘铜,2个月后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站勇夺银牌。此后在2008—2009赛季刘佳宇牢牢把握住世界第一的位置,并在2009年世锦赛夺冠,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项目在世界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

  去年,王石安在瑞士开会,想邀请瑞士滑雪教练来执教中国队。可是对方和王石安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的本土教练已经很厉害了,中国队这几年进步这么快,可没人敢教你们啊。”

  很多外国选手也对中国力量感到惊叹:“一向含蓄的中国人,原来也可以把张扬的单板滑雪玩得这么酷!”

  昨天,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池比赛结束后,获得冠军的澳大利亚选手布莱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选手很棒,我知道很多人在关注着她们,她们会越来越好。”

  大赛建功·展望

  已实现既定目标下届冬奥会是爆发点

  中国单板选手没能登上冬奥会领奖台,这个结果虽然令人惋惜,但王石安向记者透露,其实这也在中国队教练组的意料之中。

  “中国单板滑雪的现状,和四年前的日本队很相似。”王石安告诉记者,都灵冬奥会之前,日本单板滑雪女选手也曾多次包揽世界杯前三,外界对她们奥运夺冠呼声很高。但2006年冬奥会,冠亚军被美国人包揽,铜牌得主是挪威选手。

  王石安表示,中国单板滑雪的“爆发点”,将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温哥华冬奥会,我们的目标只是前六!”他说,“这次参赛的3名女选手都不到20岁,未来4年将是她们的上升期,相信索契冬奥会她们的表现会让国人满意。”

  昨天的比赛结束后,刘佳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首次参加冬奥会,她主要的目的是学习。“今后4年好好练,下届冬奥会再见。”她说。 本版撰文/记者谷欣

  

责任编辑:大亨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