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温哥华冬奥会 > 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 > 短道速滑动态 > 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中国摘金 > 中国短道摘金动态

是走是留太难定 李琰:改写中国短道历史的女人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镜宇 刘阳
2010年02月25日14:29
短道速滑,温哥华冬奥会
短道速滑,温哥华冬奥会
短道速滑,温哥华冬奥会
短道速滑,温哥华冬奥会

    新华社温哥华2月24日体育专电 李琰——改写中国短道历史的女人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 刘阳

    李琰,一个有故事的女人。

    24日晚,这位有着中国国籍、美国绿卡,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人指挥弟子们夺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为中国队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练。

    在李琰时代到来之前,中国短道速滑的功劳簿上最耀眼的名字是辛庆山。这个被称为中国短道速滑“教父”的东北汉子经过近20年的艰难奋斗,终于在2002年的盐湖城率队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杨扬一鸣,天下皆惊。

    然而,以杨扬为首的“四大天后”的退役让中国队迅速跌入青黄不接的泥潭。辛庆山当时的判断是:后继乏人,好苗难寻。

    功勋教头的江郎才尽把黑龙江的伊敏和年轻的冯凯推上前台,然而他们注定只是过渡性人物。在2006年的都灵,孤军奋战的王濛勉力保住女子500米金牌,可是中国队全面的新老交蘀看似遥遥无期。

    也正是在那届冬奥会上,李琰进入中国队的视野。在“韩流肆虐”的都灵,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的8枚金牌只有两块旁落。一块被王濛拿走,另一块属于美国名将阿波罗,而李琰正是阿波罗当时的教练。

    人生就是一场缘,在李琰的生命中短道速滑注定有着难以割舍的位置。

    1988年,20岁的李琰在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夺得1000米金牌,可惜那时短道速滑只是表演项目。4年之后的阿尔贝维尔,短道速滑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可是造化弄人,风光正茂的李琰这次只获得500米的银牌。

    1994年退役之后,李琰进入东北财经大学攻读国际金融专业。4年本科毕业后,她被分到大连市税务局。这已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当国家体育总局请她参加与斯洛伐克的体育交流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心仍在为短道速滑跳动。于是,远赴斯洛伐克、在一个对短道速滑认识几乎是空白的国家里开始一段未知的人生历程,成为她的选择。

    天分加热爱,那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琰奇迹般地率领一群半大孩子夺得欧锦赛前四名,连斯洛伐克总统都亲自向她祝贺。2003年,她又接到美国滑冰协会抛来的橄榄枝。

    “当教练也是逐渐积累,后来在美国的时候基本达到成熟期,”李琰说,“当时在科罗拉多基地边训练边学习。还上了美国的教练学院,从美国、加拿大的训练体系中有所借鉴和收获。”

    阿波罗在都灵夺冠后的深情拥抱让全世界记住了李琰,她本来有机会在美国再干4年。这时,祖国发出了召唤。

    “当时是杨扬牵线,她问:琰姐想回来吗?后来蓝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蓝立)打了电话,再后来具体的合同是和佟立新(前冬管中心短道部部长、现任新疆体育局副局长)谈的。”

    李琰刚回中国队的时候,美国队队员和中国队同场竞技时很不适应。在美国将近4年,队员们习惯了她的声音,因为一般赛场上只有一个女教练。听到李琰的声音,美国队员们下意识地抬头寻觅,只是这声音变成了他们听不懂的中文。

    也许当时没人意识到,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正在前方等待着满怀壮志的李琰。在2007年初的亚冬会上,中国队领军人物王濛在电视镜头前公开质疑她的执教方式,将帅不和的阴影笼罩在中国队上空。

    性格像男孩的王濛是匹烈马,这样的惊人之举在她已经不是第一次。都灵冬奥会夺冠之后,王濛就在混合区宣称这是为队友王宝剑“报仇”。对于李琰来说,能否驯服这匹烈马直接关系到她这个“海归”的执教前景。

    “开始的时候的确有困难,可我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李琰说,“当时有些情况不了解,我自己可能也是比较tough(强硬),甚至stubborn(固执)的人。不过后来想,我来(中国队)不是为别的,而是来做事的。而且,我是基督徒,也知道forgive(原谅)。没有什么值得坚持,而坚持也对自己希望达到目标没有帮助。所以自己改变很快,用心去和大家交流,大家也看到我是真心想做事。”

    李琰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王濛和其他队员,而最终征服他们的是李琰的实力。在她的主导下,中国队迅速完成大换血,周洋、刘秋宏、赵楠楠、孙琳琳、张会等年轻队员喷薄而出,后继乏人的断言被打破。自2008-2009赛季开始,中国女队在世界杯赛中的成绩全面超越韩国女队,而王濛的潜力也被李琰挖掘得淋漓尽致。

    在2008年11月的世界杯中国站比赛中以43秒030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女子500米世界纪录时,王濛说:“两年前教练(李琰)问我相不相信自己能滑到42秒5,我说不相信,现在我相信了。”

    2009年9月20日,又是世界杯中国站。当年的“刺头”王濛在更衣室里带领队友们为李琰送上意外的也是迟来的生日祝福。

    “大家都说你是钢铁般的女人,你哭了吗?”爱徒王濛大声说,“快许个愿吧!”

    “我的心愿你们都知道!”李琰幸福地落泪。

    2009年12月,距离冬奥会开幕还有50多天。在首都体育馆空旷的走廊里,李琰对新华社记者说:“虽然冬奥会还没有开始,我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很满意。回国之后我很投入,现在回首时间很短。对于奥运会,我是怀着兴奋而期待的心情,希望队员们也能尽量享受这个过程。面对冬奥会,还是立足于拼。无私者无畏!”

    无私者无畏。尽管艰苦的训练让队友们戏称李琰为“后妈”,她一点也不生气。“这么叫也许是因为我的严厉,但又是真对他们好,”李琰说,“大多数时候我是个理性的人,有什么想法也是由心而发。”

    无私者无畏。李琰和她的弟子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一往无前。500米金牌,1500米金牌……中国女队连续夺冠的步伐差点在24日晚戛然而止。当韩国女队第一个冲过终点之后,42岁的李琰倔强地面朝仲裁席直直地高举手臂申诉,一刻也不肯放下。经过漫长的等待,当现场裁判告知韩国队主教练判罚结果后,李琰忘情地跳向空中。在这一刻,她率领中国队超越历史,也成为率队夺得冬奥会金牌最多的教练。

    “回国这4年,我的执着没变,平常的性格也没变,”李琰说,“我就是想踏踏实实做自己要做的事,而且要做到最好。”

    过去这4年,是不平常的4年。在这4年里,女儿在美国长到了5岁多,而身为人母的李琰大部分时间在首都体育馆的冰场里和宿舍里度过,只有在每年的两次假期,她才能和女儿短暂相逢,平常只能打打电话。

    “周日一般睡个懒觉,然后作训练计划,生活比较单调,”李琰说,“听见有女强人在访谈中说,功成名就之后缺少什么,如果再来一次会怎样。其实,再来一次还是一样。”

    历史已经突破,完美近在眼前。对于李琰来说,她的人生即将面临新的选择。重返美国当一个更称职的母亲?还是留在中国继续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走是留,都是美丽的决定。(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厉胜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