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温哥华冬奥会 > 温哥华冬奥会评论

工人日报:亚洲冬季项目的真正崛起需要厚度

来源:工人日报
2010年03月02日00:08
  张南宇

  当五星红旗在温哥华的五环赛场上升起,当胜利的喜讯一遍遍在中国各大媒体间传诵,当短道速滑赛场聚焦中、韩对决,当花样滑冰女单的最高领奖台只为日、韩双姝而设……一个不争的事实仿佛已被人遗忘:亚洲在冬季项目上的春天还未真正到来。

  人们会一直记得,31岁的申雪和37岁的赵宏博第四次出现在冬奥会双人滑的赛场上,温哥华的第4个比赛日里,这对两年前退役、9个月前复出的冰上伉俪,为中国赢得了征战冬奥赛场30年来的第一块花样滑冰金牌;

  国人更不会忘记,丢下丈夫、女儿只身回国的李琰带领着王濛等四名弟子,让《义勇军进行曲》四度奏响在短道速滑赛场上,首度实现了女子短道冬奥会金牌“大满贯”;

  必然要提到的还有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中国女子冰壶队,这群年轻的姑娘在重压之下虽然未能进军决赛,她们摘得的那块铜牌却是中国冬奥史上的第一枚集体项目奖牌,不是金牌胜似金牌;

  当然还有韩国“冰上精灵”金妍儿那倾倒终生的清浅微笑与轻盈身姿,以及大道速滑和男子短道两个赛场上一次又一次让荷兰人痛心疾首、让欧美人大声惊呼的韩国式突破。

  在温哥华冬奥会最终的奖牌榜上,韩国人骄傲地占据奖牌榜第五名的位置,中国也历史性地跻身前八,无论金牌数还是奖牌数都与瑞典这样的传统冰雪强国并列第七。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亚洲崛起的佐证。在本届冬奥会的78个参赛国家和地区中,亚洲旗帜只有17面;在最终奖牌榜的26个代表团中,亚洲代表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只有4个国家上榜;如果一定要在这几个可怜的数字中间找安慰的话,那就是,将哈萨克斯坦送进韩、中、日行列的是冬季两项女子15公里个人赛上的一枚银牌,这也是亚洲国家在惠斯勒雪上赛场获得的唯一一枚奖牌。

  温哥华冬奥会闭幕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世界冰雪格局的问题明确表态,从本届冬奥会来看,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传统冬季运动大国仍是夺牌主力,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罗格说:“在雅典奥运会结束时,我说看到了亚洲选手的崛起,这一点在北京奥运会上得到了印证。但本届冬奥会上,我并没看到类似夏季奥运会时的那种趋势。”

  也许正像很多关心、热爱冬季项目的人士所说的,只有当冰雪运动像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或者长跑、游泳在任何一个亚洲国家那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我们才能有底气谈“崛起”。
责任编辑:樊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