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温哥华冬奥会 > 温哥华冬奥会综合消息

温哥华全城热恋冬奥会 “移民城市”多元而包容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2010年03月02日11:28

  本报记者近距离感受温哥华魅力

  北京时间2月13日开幕的2010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昨天已经落下帷幕,在17天的时间里,温哥华似乎变成一个充满激情的大派对,平日安静祥和的气氛被喜庆和狂热所替代,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1万多名媒体工作人员以及35万名游客在温哥华欢聚,大家狂欢、呐喊、释放激情,传递奥运精神,分享胜利的喜悦,尽情体验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本报特派记者也在采访各项赛事的同时,亲身感受到这个城市在城市运行、全民健身、人文关怀、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独具特色的魅力。

  “移民城市”多元而包容

  温哥华,她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而她的美却令我们惊艳。海风轻轻拂过脸颊,感觉是能够洗涤五脏六腑的那种洁净;极目远眺,大海中间镶嵌的格兰湖岛,身后的斯坦尼公园、加拿大广场那世间独一无二的白色五帆建筑把碧嘉兰奴吊桥连接成了一幅人间天堂的淡彩写生:上苍如此怜惜生灵,而生灵又如此珍爱这些慷慨,人与自然依存的是这样舒适和谐。

  任凭人流把你推向温哥华的每一个角落,你会发现在这座“移民城市”的魅力,既在于文化包容,又在于多种族文化相互渗透的同时体现出民族间的鲜明差异,正是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都市的商业繁荣。在便捷舒适的公交车上,你会听到操着各种语言交谈,最耳熟的是无处不在的带有各地方言的中国话,你会突然产生疑问:这里是与家乡万里之遥的北美大陆吗?加拿大政府坚持推行的多元文化,在世界许多大国反移民风潮最高涨的时刻,仍然没有关闭移民通道,除了多元文化已主导社会形态外,也有地多人少,劳动力匮乏的实际需要。

  立体交通确保出行

  冬奥会期间,各大赛场屡屡传来破纪录的捷报,而一项“场外纪录”也频频被刷新。

  据当地官员介绍,仅在冬奥会开幕后的第一个周日,就有近180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其中50万人次使用天车(空中列车)、运输量比平时多54%,20万人次使用“加拿大线”、90万人次乘坐巴士、20万人次登上西岸快线火车,客流量是平时的两倍,创下当地历史纪录。这样密集的人流如果疏导不利,将会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然而,在冬奥会举办期间,市区里却几乎没有发生大面积交通堵塞情况,高效科学的交通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温哥华,公共汽车、电车、空中列车、海上渡轮等交通工具编织起密布的公共交通网络。行人在几分钟内就能就近找到公共汽车站,所有乘客都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市内短程出行可以选择公交车,而对于距离较远的路途,天车也就是空中列车是最好的出行工具了。天车是无人驾驶的电气火车,轨道设在城市上空的高架轨道上,车速极快,既环保又快捷。天车一直是温哥华人引以为豪的交通工具。它于1986年投入运营,四通八达的网络覆盖城市的主要地点,现代感强烈的车体设计也充满时代气息,目前每天运送乘客超过11万人。每隔一分钟,就会有一辆天车驶入站台,从起点到终点,全程仅需要运行三十分钟左右,乘客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在匆忙赶路中欣赏车两侧飞逝的风景。天车与加拿大线、西部快线相连接,乘客不用出台就能在不同线路间进行中转。

  人文关怀温暖人心

  无缝连接的快速立体交通确保出行顺畅,而一些看起来很小的细节设置更让人随时感受着城市的温暖,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在温哥华,残疾人无障碍出行十分方便。公共场所都有专门设计的与残疾车等高的收银台和公用电话亭,在大超市和商场门前,有残疾人专用洗手位。每辆公交车都配备可折叠式的残疾人轮椅专用通道,方便残疾人的轮椅进入车厢。此外,商场内,还有为带孩子的妇女专门配备的洗手间,母亲们可以在宽敞的空间内从容地照顾孩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温哥华,经常可以感受到对这些天大的小事的关注。街头,红绿灯灯罩是醒目的黄色底座,因为数据表明,“黄色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人行道的路牌悬挂在路中间,而不是路旁,行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醒目。

  体育热情无处不在

  身临温哥华,你会感受到,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无处不在,保持永动的活力更是当地人终生的追求。

  温哥华被称为“热衷于与寒冷拥抱的城市”,运动元素渗透于温哥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如果市中心的玻璃幕墙稍显俗套的话,那么大型购物商场H2的橱窗则算得上是别出心裁了。冰刀、滑雪板、冰球,运动与时尚元素的完美搭配,让你不得不赞叹一句:在温哥华,处处皆与运动相连。

  温哥华人对冰雪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每到冬天,滑冰和滑雪场地成为温哥华人欢乐的天堂,从小孩到老人,从初学者到高手,冰雪运动已经成为当地人的全民活动。而世界一流的天然滑雪场和滑雪设施,则是加拿大发展冰雪运动的不竭动力。被誉为加拿大国球的冰球更是深受喜爱。据统计,在加拿大,3300万人口中的75%都是冰球球迷。差不多每6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注册的冰球运动员,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3300多座冰球馆,比世界其他国家的加在一起还要多。从儿童到老人,各个年龄段的业余冰球联赛一年四季都有。大型商场里,体育馆内,两三岁的孩童已经拿起球杆跃跃欲试,开始自己的冰球人生了。

  在冬奥会期间,温哥华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关于比赛的细枝末节,迎面走来的人,会很愿意与你讨论各项比赛的前因后果。尤其是在昨天加拿大队夺得男子冰球金牌后,整个城市都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彼此陌生的人相见会击掌祝贺,成群结队的人们从酒吧里涌上街头,身着加拿大队服、手擎加拿大国旗,齐声呼喊着:“加拿大、加拿大”。

  体育搭台文化唱戏

  本届冬奥会上,各国运动员在比赛现场一展身手,在场外,还有更多的艺术家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展示才艺,丰富热闹的文艺演出让冬奥会文化味十足。

  走在温哥华街头,不时会看到人们围拢在一起,欣赏富有特色的文艺表演。从俄罗斯风情到巴西特色,从原住民艺术到先锋摇滚,一系列的“文化奥运”活动层出不穷,600多个艺术表演、摇滚音乐会或展览风格包罗万象,让温哥华市民和旅游者尽情享受文化盛宴。这些表演特色鲜明,演员们都很努力,演得也很投入,通过不同风格的演出,让人们了解了不同地方的文化,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体现了艺术不分国界的大融合。

  为迎接和庆祝冬奥会盛事,赛事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都积极组织开展多项文艺活动,设于温哥华市中心的庆祝地点也全面向公众开放,观众观看表演全部免费。笑对八方来客,分享奥运快乐成为这里的新时尚。

  温哥华人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是单纯的一种比赛形式,而是吸引更多人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文化教育过程。这次冬奥会,温哥华除了翻新现有的场馆,还新建了3个场馆。这些场地和运动设施建设将会产生长远的效益,成为当地居民健身的好去处。

  全城热恋冬奥会,让我们看到了温哥华人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快捷方便的公共交通、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全民参与强身健体,更让我们感受到有序、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尽管冬奥会落幕了,可城市前进的脚步却永远不会终止。有欢笑、有悲伤、有坚强、有缅怀,更有憧憬。制造荣耀和遗憾,也许这就是体育的魅力。短短十几天里,人们感受着体育带给人类的精神刺激。而作为承办主人的温哥华,则用她海纳百川的情怀,炫耀着胜利者的辉煌,也抚慰着败下阵来的勇士,她把承载人类光荣与梦想的奥林匹克精神演绎得尽善尽美。

  一个愿意成为人类文明集散地的温哥华,是对奥林匹克的成功支持,更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特派记者 刘长周 文/图

责任编辑:静娅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