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中超联赛 > 2010中超联赛冬训专题 > 上海队冬训动态

女孩十岁出头就爱上申花 为球队呐喊上阵父女兵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0年03月03日11:20

  为申花呐喊 上阵父女兵

  “十几年过去了,即使申花早已“改朝换代”,即使2003年又一次披上了金灿灿的冠军服,在晓菁的记忆里,那一晚,火光跃动的场景才是她最为珍贵的回忆。”

  十岁出头爱上申花

  1994年时,晓菁还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孩,爸爸抱着她去主场看申花的比赛,对那时的她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放在座位上的红帽子和小喇叭,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音成为虹口足球场最初的缩影,留在晓菁的脑海中。

  1995年申花夺冠那场比赛,赛前门票被炒到了1000多元,但晓菁的爸爸还是毅然带着她去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当申花的战士们站上领奖台时,全场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球迷们自发掏出打火机,用每个人微弱的火光照亮了整座体育场,在这种别样而温馨的氛围中,徐根宝和范志毅高高举起冠军奖杯,全场顿时陷入沸腾,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这一幕让年幼的晓菁似懂非懂地感受到一种激情与温暖的力量,也让她对申花有了一种家的感情。十几年过去了,即使申花早已“改朝换代”,即使2003年又一次披上金灿灿的冠军服,在晓菁的记忆里,那一晚,火光跃动的场景才是她最为珍贵的回忆。

  晓菁说,以前的申花会出很多和球队有关的纪念品,无论那一年申花战绩如何,是否夺冠,球迷都可以买到形形色色的磁卡、邮封、写真集……姐姐会带着晓菁去参加申花组织的签名活动,排很长很长的队伍,甚至被挤掉鞋子,都只为了见心中的偶像一面。“那个时候的申花是上海的骄傲,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贴上申花的标签总是特别好卖。”

  可现在当申花的商业开发越来越成熟时,这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我现在其实很想有机会再去排队,哪怕人很多,我也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焦急地等待,只为了拿一份申花特有的纪念品,哪怕很小,那也会很有感觉。”

  “在那场让申花球迷沸腾的4比1战胜国际的比赛之前,当时的《东方体育日报》做了大幅的铺垫报道,其中有一行巨大的标语——把冠军留在上海!红底白字,配上一张“申花必胜”的照片,让晓菁感受到一种喷薄而出的力量。”

  每件收藏都有故事

  围巾、队服、徽章……这些铁杆申花粉丝热衷的东西也是晓菁喜欢收藏的,她还会留着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比赛的门票,厚厚的一沓,几乎每一张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不过,对晓菁来说,最为特别的,还是她自己一张一张辛苦收集的剪报。她特地随身带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来,满目都是关于申花的报道。

  晓菁的剪报习惯是伴随着上海滩的德比开始的。2002年的各家媒体都对德比进行了大幅报道,从赛前的准备到场上的胶着,从球迷的热情高涨到俱乐部的互不相让,这些特殊时刻特有的报道被晓菁一一留存下来,不论是彩板的大幅球迷照片,还是很小一块不起眼的文字,抑或是一张表格,几句网友的声音,她都会细心地收藏。

  在那场让申花球迷沸腾的4比1战胜国际的比赛之前,当时的《东方体育日报》做了大幅的铺垫报道,其中有一行巨大的标语——把冠军留在上海!红底白字,配上一张“申花必胜”的照片,让晓菁感受到一种喷薄而出的力量。这也是晓菁最喜欢的一张剪报,她特地把它贴在了封底上,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

  为了德比,晓菁特地准备了一本剪报本,只收集和德比相关的内容,可惜,本子还没有贴满,德比就已经烟消云散了。最后的几页空白对她来说是一种遗憾,也是一个怀念的空间。“有德比的日子虽然有竞争,但是对申花也是一种推动。”只是现在,她剪得越来越少了,“现在的申花总是负面新闻居多,媒体上也少了以前那种有霸气的标题和文字,有些还是不收藏了吧,自己看着也不开心。”

  “2008年第一场,她坐在电视机前看完了整场比赛,当镜头给到南看台上那一片熟悉的蓝色时,当她看到曾经并肩战斗的朋友们在用力地挥舞旗帜、舞动彩带时,她再也坐不住了。”

  和爸爸一起看球

  沈龙元是晓菁在申花阵中最喜欢的球员,“可能因为都是杨浦人的关系吧”,她这样解释道。当然,这肯定不是主要的原因。“速度、拼抢、冲刺、边路突破”,充沛的体能和不懈的奔跑让晓菁对沈龙元偏爱有加,“我欣赏他能到比赛最后时刻还有体力去跑冲刺跑。”

  佩特自然也是这样一个激情四溢的球员,出众的脚法和旺盛的斗志让晓菁很难不喜欢这个有个性的外援。2003年申花客战青岛,在被罚下去两人的情况下,由佩特助攻,申花完成了逆转。晓菁说她爸爸第二天连看了三次重播还欲罢不能,而她自己也是回味无穷。

  这样一种对于激情的渴望让晓菁在看台上自然不会安静沉默。1995年还没有球迷组织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散客,可是无论是手舞足蹈还是声嘶力竭,都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因为每一个人都融入了这个氛围中,年幼的晓菁也跟着爸爸一起呐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台上似乎渐渐不那么热闹了,散客的球迷似乎习惯了坐着、安静地,欣赏比赛,这让晓菁感到一丝压抑——球不应该这么看的。于是,2004年,她和爸爸一起加入了当时的可汗球迷会,父女同台为申花助威,没有羞涩,也没有隔阂,他们父女俩一起在南看台上重新找回了全场呐喊的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加入可汗后,晓菁随着大部队开始了南征北战,而主场自然是不会落下。可是2007年由于工作原因,晓菁一年都没能好好关注申花的比赛。2008年第一场,她坐在电视机前看完了整场比赛,当镜头给到南看台上那一片熟悉的蓝色时,当她看到曾经并肩战斗的朋友们在用力地挥舞旗帜、舞动彩带时,她再也坐不住了。晓菁说,那一刻就感觉有一种力量在召唤自己,无法抗拒的力量,把她从电视机前拉回那个喧闹的赛场。于是从第二轮比赛开始,晓菁又回到了看台上,再也不曾离开。

  

责任编辑:刘娱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