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亚运其他

亚运会倒计时一百天 筹备工作基本就绪服务一流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2010年08月04日08:21

  历经申亚成功的彻夜狂欢,多哈“接旗”的激情豪迈,以及2200多个日夜艰辛繁重的筹备,在开幕倒计时一百天来临之际,广州亚运会正逐渐变得清晰而真实。

  广州变得“水更清天更蓝”,场馆建设即将全面验收,亚运测试赛接踵而至,几十万志愿者摩拳擦掌,期待着“一起来,更精彩”。

  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表示,亚运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现已进入最后冲刺,组委会正进入赛前筹备向赛时运行的转换阶段。

  古老羊城焕发新颜

  登上全球最高的电视观光塔——600米高的广州新电视塔,一个因亚运而巨变的新广州尽收眼底。

  申亚成功之日,广州就开始为“办一届出色的亚运会”而描绘了一张宏伟蓝图:要完成9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工程,打造面貌一新的老城区;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2010年跻身世界轨道交通发达城市行列;要全力打造一个天蓝水清的生态宜居之城……

  六年之后,这一切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

  835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让古老羊城焕发新颜,广州老城区南北向主干道人民路沿线综合整治工程,让这条“百年商街”在亚运前重现“万国骑楼街”的历史风韵;花费巨资的治水工程收到成效:百余条昔日让人掩鼻而过的河涌告别“黑臭”,再现广州岭南水乡风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力争达到96%……

  四通八达的地铁将为亚运提速。亚运会开幕前,由8条线路、235.7公里组成的地铁轨道交通网,将覆盖80%以上的亚运比赛场馆,日均客运量将达到378万人次。

  一座“亚运城”,体现了广州人非凡的创意。在赛后,经过适当改建,亚运城将作为“广州新城”的启动区,负起广州城市格局“南拓”的重任。

  因亚运而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城市主人公的精神风貌也在变化。不知不觉中,“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理念已渗入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围绕公益、健康、诚信、环保、礼仪等方方面面,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一千多万羊城市民正在亲身参与亚运,创造历史。

  场馆建设基本就绪

  走进亚运城,你会发现这里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亚运村——运动员村,还包括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主媒体中心、体育馆区、亚运公园(含沙滩排球场)、后勤服务区共七大部分。

  这是亚运史上第一次将七大功能区集中在一个地方,开创了亚运会非比赛场馆集约建设的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既有利于亚运会期间的管理和服务,也有利于赛后的充分使用。

  广州亚运会将使用53个比赛场馆、17个独立训练场馆,形成了多中心、多功能的五大场馆群格局,并辐射到广州市10个区2个县级市和佛山、东莞、汕尾3个分赛区。

  目前,12个新建场馆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改扩建场馆基本完工,亚运城进入到内部装修和机电安装阶段。所有亚运场馆都可以按计划交付使用。

  首日将产生28枚金牌

  广州亚运会总赛程已完成编制,比赛首日将产生28枚金牌,其中,游泳、射击各有6金产生。除赛事倒数第二天会出现48金和最后一天的5金外,其他时间金牌产生分布比较均匀,尽量避免出现夺金“高潮日”和“低潮日”。同时,比赛日程的安排也充分照顾到各国家和地区体育文化的特点、运动水平,让各代表团都有机会在亚运会上展示自身价值。

  广州亚运会三个协办城市佛山、东莞、汕尾的筹备工作也进展顺利,各协办城市场馆设置、后勤保障等基本达到承办亚运赛事要求。

  今年5月20日,首批总数约20万张的亚运会部分体育项目比赛门票面向全球公众发售,销售情况良好。7月26日,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门票也开始发售,截至8月1日,已接到2000多份预订单。

  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90万

  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这样高度评价奥运志愿者的工作:“奥林匹克运动是由富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的,没有他们,要组织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不可能的。”

  一名叫皮特的荷兰人曾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过北京奥运会,这次他希望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广州亚运。皮特表示:“我喜欢中国,喜欢中国人民。北京奥运会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广州亚运会上,我希望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因为我不想错过每一个与中国志愿者在一起的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镜堂,奥运冠军邓亚萍、陈燮霞等一大批名人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在所有的报名人士中,年龄最小的是来自广州海珠区的利婉华,今年只有6岁。在中国,报名参加亚运志愿者而居住地最远的是来自新疆伊宁市的波拉提,她如果要参加广州亚运会的话,要跨越5035公里的路程。

  不管身在何处,不论种族肤色,他们用行动阐释了“一起来,更精彩”的亚运志愿者口号之丰富内涵。

  截至7月29日晚12时,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报名总人数已超过90万人。其中近70%为在校大学生。据初步统计,目前的志愿者报名中,广州市民尽显东道主本色,报名人数占总人数的86.2%。

  一流服务迎接宾朋

  身负30多公斤的装备,潜入情况复杂的江底、河涌,这样的“魔鬼训练”对于南沙特警中队的“蛙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在亚运期间,他们将承担水下突击,水面、水下保安、警戒,水下证物收集等重要任务。

  这是亚运安保工作的一个片断,也是整个亚运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筹办一届成功的体育盛会除了体育场馆、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外,服务方面的软件建设也至关重要。广州亚组委运动会服务部部长唐儒平表示:“广州亚运会将会以一流的组织、一流的服务广迎四海宾朋。让所有参加广州亚运会的人都有宾至如归之感。”

  除了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以及近万名注册媒体人员外,亚运期间,广州还将迎来15万外国游客、50万国内游客。他们在羊城的衣食住行是否方便、安全?

  届时,5000多名大专生将作为住宿服务生,为亚运城提供优质服务;从宁夏聘请的70名穆斯林厨师将烹制精美、正宗的清真菜肴;而广州亚运期间,各指定接待酒店也将走平价路线,最高房价每天不得超过200美元。

  亚组委已经拟定了详细的亚运期间住宿服务规范。如办理入住和离店手续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总机响3声内须有人接听,正餐时应在客人点餐后15分钟内上第一道菜等等。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第二次世界新闻媒体大会上,广州亚组委就亚运新闻服务、摄影服务、交通、住宿和餐饮、通信技术等方面向与会媒体提供了详尽解答。

  许瑞生副市长表示,广州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举办一届丰富、精彩、和谐的亚洲体育盛会。

  (新 华)

  幕 后

  市场开发破历史纪录

  从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世界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广州亚运会的市场开发工作也同时感到了滚滚寒流。

  资金困难是亚运会主办方的历史难题之一,有的被迫缩减比赛项目甚至放弃主办权。广州该如何应对?

  创造市场自主开发的新模式,是广州亚运会的惊人之笔。广州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由组委会全部获得市场开发权的主办城市,具有里程碑意义。

  虽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世界级大企业退出广州亚运会的赞助商之列,但留下的市场空白引起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兴趣,亚组委敏锐捕捉住这个信息,大力挖掘中小企业赞助商的市场空间,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广州亚运会赞助商中,既有三星这样的世界级企业,也有国内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既有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有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截至目前,广州亚运会赞助商已达到48家,赞助金额超过30亿元。赞助商数量、赞助金额远超历届纪录,创亚运会之最。

  依托中国稳健有力的经济发展和组委会全力以赴的工作,市场开发终于熬过“寒冬”,迎来“春天”。(新 华)

  场馆建设开创新模式

  广州亚运场馆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布局、赛时赛后统筹利用和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理念。整个亚运场馆规划布局注重与城市发展和社区全民健身需要充分结合,充分考虑赛后利用,让亚运成果惠及广大市民。其中广州亚运城是典型代表。

  在亚运史上,广州亚运城首次将七大功能区集中在一个区域,开创了亚运会非比赛场馆集约建设的模式。自从有大型体育盛会以来,其赛事的生活区均是以“村”的形式存在,而广州亚运会却让这个“村”变成了一座集居住、比赛、购物、休闲等于一身的现代化“城市”。它包括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主媒体中心、综合体育馆、后勤服务区与亚运公园等七大功能区。

  广州亚运城还综合应用了太阳能、水源热泵、雨水综合利用、真空垃圾收集、建筑节能等工程新技术、新理念。亚运会结束后,一个配套设施齐全的高品质生活社区将在广州南部崛起,对于广州城市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亚运城”有96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147.82万平方米,其工程总量相当于1990年北京亚运村的3倍,2002年釜山亚运村的2倍。当世界经济还深陷于金融危机之中,广州亚运城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建设完工,令世界刮目相看。(新 华)

  节俭办赛同样精彩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用了1.8亿美元,广州亚运开幕式打算花多少钱?

  “费用可能只是多哈的几分之一,但广州将会运用中国人的智慧给大家呈现一场充满岭南风韵的盛典。”广州亚组委官员的回答赢得满场掌声。

  广州亚组委下设17个部门,但所有工作人员至今加起来只有800多人,是同类大型运动会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在一些部门的办公室里,实习生连固定的座位都没有,只能“流动”办公。

  广州在申亚之初,曾表示要新建及改造场馆96个,后来经过精打细算缩减至70个。其中新建场馆12个,改造维修58个。

  广州提出,改造场馆不作标准提升和超规格扩建;新建场馆在建筑形体上不作过度追求;建筑材料选用上不刻意追求品牌豪华;亚运城工程采用综合管沟、水源热泵、雨水收集、建筑节能等9项新技术,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筑空间;兼顾赛时赛后功能适用,减少临建开支。

  亚运火炬传递最终确定只在广东境内传递,同样是“节俭、创新”的具体体现。(新 华)

  

(责任编辑:zhaolangx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