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新加坡青奥会|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首届青奥会 > 八方评论

新华社:要锦标,不要主义

来源:新华社
2010年08月19日21:42

    新华社新加坡8月19日体育专电 题:要锦标,不要主义

    新华社记者沈楠 马向菲

    青年奥运会和我们所熟知的奥运会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不提供官方奖牌榜。这个变化蕴含着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的宗旨,那就是淡化竞赛,注重交流和教育。

    作为奥林匹克遗产的守护者,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在保护奥林匹克理想、扩大奥林匹克影响力和增强奥林匹克运动生命力方面作出的最新努力。为了深入诠释青奥会的宗旨,组织者力求在各个设计细节上体现同样的理念,奥运会的必备要素奖牌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消失了。

    这个变化给前来报道青奥会的媒体出了个难题,既然很难自己统计奖牌,只能略去。这就从客观上达成了国际奥委会的目标——那就是减少外界对比赛结果的关注,让大家把目光投向组织者精心准备并且为之骄傲的文化和教育项目上来。

    青奥会开幕5天来,文教活动确实办得红红火火,孩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但是一旦谈到比赛或是进入比赛,不管来自哪里,他们几乎都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实力强的当仁不让要争冠,实力弱些的也都给自己定了蹦一下或许能够到的目标。

    也许我们会怀疑,这些目标究竟是自己定的,还是为情势所迫;我们还会怀疑,在这样的目标之下,他们是否会觉得快乐。看看他们在场上拼尽全力的表现,看看他们在赛后说出“我是冠军”时的自豪,其实不难发现,目标是他们的动力,也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虽然只有14岁-18岁,但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运动员,很多都已经把目光定在未来的奥运会。这些未来竞技体坛的主角,奋勇争先已经是他们的自我要求,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要求之一。

    不可否认,教育功能是体育的重要内涵,也是体育应该肩负的责任。但是其教化育人的作用如何实现呢?还是要通过公平的竞争过程来实现。这种竞争的目标就是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个口号虽然借自顾拜旦的好友、巴黎一位修道院的院长,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发掘于人类内心的积极追求。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永不满足的精神,既表现在体育领域对锦标和纪录的追求上,也体现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

    尽管这两种追求都产生了一些糟糕的结果,比如体育领域的兴奋剂和社会领域的环境恶化,但这并不能归咎于格言本身,而是我们让这种追求成了“主义”——体育领域以成绩为主导、以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的锦标主义和社会领域的物质主义。在这种“主义”的指导之下,公平竞赛和天人合一这些前提都被扔到一边。

    国际奥委会关于青奥会的理念是力求实现体育、文化和教育的平衡。如果把这种理念真正落实到制度、竞赛和评价等体育的各个体系,那么锦标主义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而中国体育,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呢?(完)2010/08/19 21:42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魏贵玉)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