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新加坡青奥会|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首届青奥会 > 八方评论

人民日报:渴望胜利 学会减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08月24日03:44
  “你们问题别太多啊,我还是有点紧张。”虽然胸前已经挂起青奥会男子链球的金牌,17岁的中国选手刘斌斌好像还没走出比赛的气氛。他拿到的是青奥会田径比赛最后一枚金牌,身后,新加坡碧山体育场已是空空荡荡,刘斌斌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是汗,今夜的这场雨战,会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

  “年轻选手都要过心理这道关。”大雨中,始终撑着伞在场边指导队员的中国队教练隋新梅说,“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22日的比赛中,隋新梅的弟子谷思雨拿到女子铅球银牌,“回去哭了半天”,隋新梅无奈地摇摇头,“平时的训练成绩远不止这个,赛前就认定要拿金牌,压力太大。”就在今晚散场的人群中,来为队友助威的谷思雨还在和领队陈雷说着自己的遗憾,“我真是太紧张了,一发力动作就变形。”

  比赛时的刘斌斌,其实没把金牌时刻挂在心里。“我就想着怎么把动作做好,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他今天投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昨晚睡得还是有点不踏实,但中午饭吃得好,这才有力气啊”,刘斌斌说。中国田径队领队陈雷对记者说,有一名队员,平时一顿能吃三碗饭,比赛那天中午,只吃了半碗,“紧张啊,头一回,这些孩子不见得个个都能比出来。”

  对大赛气氛的适应,对金牌的渴望,交织在年轻运动员的心中。青奥会成为他们成长路途中一次难得的历练,“要学会给自己减压”,隋新梅说,“要学会调节自己的状态和心态,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运动员。”

  17岁的福建男孩付海涛,以前见过的“最大世面”是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那种气氛,和今天没法比。”雨夜中,付海涛收好自己的三级跳远银牌,“人多我就兴奋,银牌有点不甘心”。付海涛还只是一名省体校运动员,他自认为神经类型属于“综合型”的,“拿比赛当训练,拿训练当比赛。”他在预赛中排名第四,决赛反倒轻松下来,跳出了个人最好成绩。

  不论奖牌成色如何,得失的滋味,都在年轻运动员的心头被反复咀嚼。收获了青奥会男子200米金牌的中国选手谢震业,练习短跑不过3年多时间。“来参加这个比赛,说不瞄准冠军那是骗人的,但我也告诉自己别太"钻在里面"。我有点现在还"不切实际"的想法,就是像刘翔那样能登上奥运领奖台。当然,路要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夜色中,中国田径队的队员们登上了回村的大巴。运动生涯中,翻过的青奥会这一页,他们应读懂很多。

  (本报新加坡8月23日电)
(责任编辑:李超)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