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篮球 > 中国男篮|男篮|男篮世锦赛 > 男篮动态 > 男篮世锦赛|2010男篮世锦赛 > 男篮世锦赛评论

辽沈晚报:CBA为啥孵出了这么多“臭鸡蛋”?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2010年09月10日11:04

  昨日,征战土耳其的中国男篮已回到了上海。邓华德总说中国男篮现在就像在做蛋糕,正加入各种作料,然后放到烤箱中,两年之后(伦敦奥运),蛋糕就很漂亮地出炉了。邓华德的这番理论和国际体坛名帅穆里尼奥不谋而合,这位狂人主帅在离开切尔西后曾抱怨人才匮乏——这是蛋糕和鸡蛋的关系,没有好鸡蛋,就没有好蛋糕!

  和穆里尼奥不同的是,邓华德相信自己能够下好蛋,他不仅自信自己的厨艺,更相信自己拥有点石成金的法力。真的是这样吗?世锦赛仅胜一场的尴尬背后,其实折射的是中国篮球人才断档的严重问题。对于中国男篮来说,青黄不接是老调重弹。但是却很少有人料到,这次世锦赛却暴露得如此彻底。我们不仅要问:CBA为何孵出了这么多“臭鸡蛋”?

  一问篮协 你们啥时不搞“锦标主义?

  曾经有人开玩笑,如果世锦赛每场只打一节,中国男篮将和“梦九”争夺冠军。

  一次次的高开低走,一次次的先扬后抑,一次次的虎头蛇尾……一次次的痛失好局归根结底表明,中国队没有和对手拼搏40分钟的实力,因为我们只有那几杆老枪,那些板凳上的年轻队员,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为何新人会上场机会少?主要是因为邓华德没有别的牌可打。别说让新人挑大梁,就是当替补都不够格,所以老将们只能咬牙拼命。这是王治郅的最后一届世锦赛,这也几乎是刘炜、王仕鹏等人的最后一届世锦赛,但是他们的替补在哪里?

  众所周知,中国队的“大考”是明年亚锦赛,如果邓华德不能率队拿到冠军,中国篮协能否让他继续执教都还未可知。在“锦标主义”下,邓华德会毫无顾忌地练兵吗?如果新人们没机会锻炼,谈何能尽快顶上来?

  青黄不接,不能怪邓华德,也不能怪那些新人。如果中国队因为人才断档问题而遭到惩罚,首先要问责的是中国篮协——面对大赛,你们到底要的是什么?

  二问队员 你们到底练了什么?

  和杀入四强的塞尔维亚队类似,这次征战世锦赛的中国队也是一支青年军,但是相比之下,两队年轻队员的表现却是云泥之别。塞尔维亚队的成功,能让中国队得到什么启示?

  这支塞尔维亚队青年军个人技术非常扎实,最明显的就是精准的三分球。塞尔维亚队几乎人人能投三分,这也得益于他们从小的刻苦练习,无论对手的防守多么到位,这些人的投篮动作依然非常规范,这也客观上提高了命中率。

  相比之下,中国队的年轻队员身体素质很好,可是基本功却很差,许多人都是靠天赋去打球,一旦碰上强硬的对手,便显示出个人技术的欠缺,进而也影响战术水平的发挥。

  再看,塞尔维亚队23岁的特奥多西奇如今贵为欧洲第一控卫,曾随奥林匹亚科斯打过欧冠总决赛,佩洛维奇效力于巴塞罗那,维利科维奇效力于皇马,马克维奇效力于意大利豪门特维索……这些人年纪轻轻就在强队效力,经验自然丰富。

  而中国队呢?苏伟等人联赛中上场机会不多,张兆旭甚至还没打过CBA,比赛经验难免不足——到了大赛,经验的差距远比身体素质的差距更直接、更致命。

  看看小组赛,中国队被土耳其队“屠杀”的那场,邓华德派出全替补阵容,但在孙悦上场之前,5名新人打得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术配合可言。我们不禁要问:你们在联赛中到底练了什么?

  三问俱乐部 你们究竟培养了什么?

  CBA似乎并不需要经验欠缺的年轻人。但那些打着CBA宣传企业品牌的俱乐部需要的是成绩,培养新人成本高见效慢,不如大把花钱买外援来得实惠。有了大牌外援,球队关注度高,两年从黑马变成强队,再过两年又跻身第一集团。企业以一个胜利者的形象屹立于市场,这才是俱乐部想要的,至于人才培养完全是浪费时间。

  的确是这样,放眼我们的联赛,多家球队更多地以眼前利益为重。疯狂砸钱买外援,挖空心思招内援,战绩稍有不佳炒主帅……在轮盘赌似的互相对掐中,多数俱乐部迷失了方向。急功近利,让大量涌现出来有天赋的新人坐穿冷板凳。

  其实无论足坛还是篮坛,联赛一直是国家队的兵工厂。看着CBA中外援大行其道,甚至完全靠外援打天下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联赛该往何处走?我们的后备力量如何出头?难道仅仅为了一时之快,而让中国男篮不进反退?

  CBA如果一直采取饮鸩止渴的拿来主义,一直为了眼前利益,孵出那么多“臭鸡蛋”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就不难理解,用“臭鸡蛋”做出来的蛋糕是什么味道了。记者 刘放 电自伊斯坦布尔

  

(责任编辑:柴森森)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