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体育媒体合作专区 > 中国体育论坛专区 > 中国体育论坛主会场快报

北京东城区景山:从体育生活化到在职健康锻炼

来源:搜狐体育
2010年10月25日10:37

    搜狐体育讯 2004年,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了景山街道面前:如何让大众体育融入人们的生活?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随着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景山人以黄化门社区创立“体育生活化社区”为起点,走出了一条城市社区发展全民健身的道路。经过六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原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曾经说过:体育生活化是北京市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后,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新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北京市民的新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元镇教授也曾经评价说:“体育的本质属于生活,黄化门打开了“体育生活化”的大门”。

  一、“体育生活化”为全民健身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推广黄化门“体育生活化社区”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体育生活化为切入点,以推进社区全面建设为目标,以生活化的体育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多元化健身需求的体育服务为手段,着力帮助人们形成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新型生活方式。

  为什么说六年多的“体育生活化”建设为下一阶段的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呢?

  (一)体育生活化——表达全新的体育理念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体育健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除衣、食、住、行以外的第五个基本要素,是一种最积极、最健康、最有益、最愉快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化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用体育的方法获取健康和体质增强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社区全民健身协会——建立新型的组织形态

  为了实现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的社会化目标,按照群众推荐、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了社区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社区全民健身协会”,并制定了协会章程,探索出了一种与体育生活化社区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全民健身协会具有群众性、民主性、自治性强的特点。协会成立后以社区为载体,以胡同、大院、家庭为重点,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原则,以不同的人群参与为特色,以体育法规制度为保障,采取滚雪球式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的作用,利用抓骨干、带一串、连一片的方法,把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居民组织起来,形成了社区乒乓球俱乐部、象棋俱乐部、家庭健身俱乐部、登山队等体育组织,广泛吸收会员,使“ 全民健身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充满了勃勃生机。

  (三)强调多元化、科学化、人性化——推广新颖的健身方式

  2009年北京市政府将“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作为为市民办的57件实事之一在全市推广,首批在全市建成了99个“体育生活化社区”。景山街道也在黄化门社区之后,有景东、钟鼓、魏家等多个社区被命名为体育生活化社区,覆盖了景山街道50%的人口和地区。街道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节、民俗体育比赛、文体风采展示等活动,发掘出一大批体育健身爱好者和健身团队骨干,在他们的带动下,景山地区的居民踊跃参加各种有组织的和自发的体育活动,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健身活动多元化。社区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创编整理了适合社区、家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日常性、经常性、传统性、品牌性体育健身项目,形成从社会到家庭,从整体到个体“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交流,年年有展示”的多元化健身活动体系。

  健身服务科学化。为了对社区居民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真实的了解,在首都体育学院师生的协助下,我们到居民家中进行了“家庭状况、生活行为、健康状况、科学素养、健身意识、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满意程度、体育生活化认知”等方面的调查。随后,对数百名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了体质测试,为每位测试者出具了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处方。我们还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相结合建立了覆盖全员的健康档案,形成了社区体育全程跟踪式的健康服务管理体系。

  器材设施人性化。我们根据北京胡同平房区,居民居住面积小的特点,与有关体育企业共同研发了人性化的多功能组合健身器,并送入了居民的家中,迈出了健身器材进入家庭的第一步。之后,又将“健康小伙伴”箱悬挂在四合院中,这个“健康小伙伴”里面装有毽、绳、包、哑铃、拉力器、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等十余种健身器材供居民随时享用,使不同层次居民的健身需求得到满足,深受群众的喜爱。

  总之,我们将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配置,建立了由家庭健身俱乐部、社区全民健身体育协会、街道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组成的体育组织网络;形成了社区、胡同、庭院、家庭不同层次的健身活动模式;形成了人人爱体育、人人懂体育、人人享受体育的良好体育文化氛围。为今后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全民健身条例》为“体育生活化”明确了方向

  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这部《条例》把公民的体育权利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在第四条中规定了“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体育生活化”的本质意义也恰恰在于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障。《条例》还十分强调了政府在群众体育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所以,作为基层政府必须在提高体育服务意识上下功夫,在继续推进“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了体育服务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前,一个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正在我们街道逐步地完善成熟起来,这一体系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充分体现保护体育权利的观念。这部《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全民健身的公共产品的性质,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经费投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使我们增加了底气,增强了我们继续做好“体育生活化”工作的信心。

  三、“在职健康锻炼”是“体育生活化”的必然延续、扩展与升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发展进入稳定期。如何将体育生活化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如何拓展新的领域,让不同类型的人群受益,成为街道和社区体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景山街道工委、办事处多次深入实际展开专题调研,探索体育生活化发展方向。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群,这是当前社区体育的一个“盲区”,因此提出了“在职健康锻炼”的新理念。

  为什么要提出这一理念呢?“在职健康锻炼”与“体育生活化”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有着明显的特征,街道、社区与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些单位的体育活动有着明确的属地性质。然而长期以来,街道、社区只在组织体育比赛、表演时邀请他们参加,而在职人员的日常体育锻炼,社区基本不予过问,单位也不要求,因而成为管理上的空白点。众所周知,在职人员是城市经济的支柱群体,而且大多是家庭的主心骨,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获取者。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他们的体育态度和参与程度又对家庭中老人和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单位中有的工作人员虽不一定都是本街道的居民,但是他们都在为公众做着各种贡献,而且都是纳税人,因此把他们的健康锻炼管起来是责无旁贷的。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在职职工受到余暇时间、家务劳动、教育子女等因素的限制,以及对他们体育参与组织上的欠缺,体育参与者年龄结构的“马鞍型”状态仍持续发展,在职人员始终处于谷底。因此,在职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每况愈下,一些非传染性慢性病发展速度很快,一些老年性疾病日趋年轻化,危害着在职人员的身心健康,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觉。

  景山地区地处北京的核心地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在职人员承受着巨大生理和心理压力。我们倡导和推行的社区单位“在职健康锻炼”活动计划,有助于他们运用体育锻炼的形式将沉积的压力给予释放和宣泄,并找到自信。职工参与锻炼后普遍反映身体舒适、心情舒畅,身体素质、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此外,“在职健康锻炼” 拉近了人们的情感,让相互交流更加容易,让彼此兴趣爱好最大化的发挥,形成沟通、交流、展示的平台,筑成和谐、文明、健康的单位工作氛围,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这项活动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职工的广泛参与。

  四、“在职健康锻炼”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2008年,为进一步扩大体育生活化内涵,景山街道率先提出了让体育生活化进社区单位的工作设想,并撰写《景山地区活跃社区单位体育活动,推进体育生活化进程的通知》,在地区单位体协年度工作会上进行部署,得到了社区单位的赞同和支持。继而,我们征集了社区单位对“在职健康锻炼”的意见、建议,有的放矢地制定实施意见和细则。

  与过去一般意义的“职工体育”不同的是,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成立“单位体育兴趣联盟协会”

  从2010年开始,街道在地区体协单位成立了“单位体育兴趣联盟协会”。联盟实行章程式管理,使个人的锻炼融入一个组织,在集体中互相鼓励和监督。各体协单位除参加由街道体育工作委员会和地区体协举办的活动外,还按照各自单位特色和优势,开展有本单位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有的单位大力倡导并实施工间20 分钟做广播体操,有的单位开展太极拳、乒乓球、健身器械锻炼等活动。有的单位给职工统一办理了公园年票、游泳卡、健身卡,坚持开展月末健身日活动,定期举办踢毽、跳绳、飞镖、棋牌等小型比赛活动。有的单位购置了多项体育健身设备,坚持开展篮球、排球、保龄球、飞镖、跳绳等体育活动。

  (二)打造“在职健康锻炼”的展示平台

  2008年以来,街道体协组织辖区单位参加区级、街道级举办的各种体育赛事,充分展示“在职健康锻炼”的成果。这些活动包括以地区体协单位冠名的各种比赛,如: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冠名的“冶金杯”保龄球比赛、由东城区人大、政协轮流冠名举办的“人大、政协杯”飞镖比赛、由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冠名举办的“环卫杯”跳绳比赛、由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冠名举办的“光电杯”乒乓球比赛、由科学出版社冠名举办的“科学杯”篮球比赛、由景山街道办事处冠名的广播操比赛等。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辖区单位参加东城区的各项比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极大地调动了辖区单位开展“在职健康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推广体协单位职工体质测试

  景山街道将国民体质测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全面提高监测、分析、评价、反馈的同时,不断引导辖区单位职工有的放矢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2008年,对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共计1300余人进行了体质测试。2010年,对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100名职工进行了体质测试。今后,我们将把体质测试的数据结果交由专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运动处方,正确指导下一阶段的锻炼活动,实现及时监测、动态管理。

  今后,我们要继续倡导“在职健康锻炼”精神,将“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落到实处。广泛宣传在职健康锻炼“三字经” 即:择、度、恒。让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的锻炼项目,适度地把握运动量,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继续推广5大类35种健身方法,重点推荐走路、慢跑、骑车、爬楼等既简单易行又绿色环保的运动方式。我们还要建立对“在职健康锻炼”活动内容及落实情况的考核制度,使这项活动作为干部职工的一项福利,形成长效机制。要求单位坚持工间操,每年至少开展3项体育比赛,满足干部职工健身需求的多样性,做到有组织落实、有经费保障、有档案资料、有总结提高,形成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良好模式。

  “在职健康锻炼”是对“体育生活化”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是全民健身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已得到的社会反响是积极的、正面的。这项工作我们还在继续摸索尝试之中,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利、对全民健身事业有利的事情,我们就会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恪守的信念。

  

(责任编辑:李萌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