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惨淡经营 19岁以下全面落后

来源:新华社
2010年11月02日17:06

    新华社广州11月2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乌梦达

    一个月来,国青、国少数支不同年龄段的国字号球队在赛场不断“折戟”,不仅让本已触底的中国足球雪上加霜,更显示一个严峻的现实:中国足球的未来——19岁以下年龄段足球的全面落后。

    过去勉强看得过去的少年队成绩还能给人隐约的幻想。现在,幻想也开始破灭。

    国少队至今已是连续三届亚少赛未能出线。人才储备薄弱是国少输球的根源:这支国字号队伍,只能从350个人里选才。

    记者日前在“足球之乡”、广东梅州对当地体校的青少年球员现况进行了采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州籍球员曾一度占据国家队的半壁江山。但记者发现,即使在这项运动的“故乡”,青少年足球发展也已是“惨淡经营”的局面。

    这里选择踢球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家境一般,踢足球成为减轻家庭负担、改变命运的“无奈选择”。很多孩子把能去省队踢球当成最大理想,但且不说进了省队是否能改变未来,他们中间能升到省队的一般也不到20%。

    同时,体校“踢半天球上半天课”的模式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和足球“鱼与熊掌兼得”。那些没有入选省队的孩子,多数也无法再跟上普通学校的学习进度,因为缺少“出路”,很多人最后只能外出打工。

    球员培养和退出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不仅让足球人才大量浪费,也阻碍家长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支持。

    梅州籍足坛泰斗曾雪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足球在大乱后需要大治。”

    需要治疗的不仅是制造无数新闻的国家队和联赛,更在于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体制。振兴足球的功课也不仅在足球,还在足球之外的教育、家庭等中间环节,只有从根本上改革和完善青少年人才的培养体制,让踢球的青少年看到出路,踢球的人才会更多,社会的足球氛围才会从根本上改变。“治本”肯定比“治标”漫长艰巨得多,但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日本足球现在的腾飞开始于20年前重视青少年足球打下的坚实基础。对于目前的中国足球来说,重要的是赶快加固将断的根基。(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严国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