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12月19日讯 (记者黄晶)在昨天召开的2010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论坛上,一个题为“体育旅游国际经验与中国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主题讨论引起各方重视,体育旅游国际经验如何嫁接入国内体育产业链条,中外企业家、学者各抒己见共谋中国体育产业科学发展大计。
国际露营协会主席佩雷拉说,体育休闲游在国外很盛行,尤其是房车露营在欧美已经流行多年,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房车露营运动的条件。
佩雷拉说,前段时间有68个外国游人驾房车到北京,但却没有找到露营地,游人还会面临着语言不通等问题,中国发展体育休闲游规划很重要,还需要制定若干标准和规则,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保理念。
结合海南发展高尔夫运动的设想,美国高尔夫协会南加州主席杰森·泰勒认为建设公共高尔夫球场是一种世界趋势,海南大力发展公众高尔夫球场,可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首先有利于环保,能够有效保护地表土层,其次高尔夫运动是一个可以几代人一起玩的游戏和运动,有利于家庭交流,健康长寿,同时高尔夫球运动又是一种体育比赛性质的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赛事提高地方知名度。
骏豪集团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董事李佳琦更是看好海南高尔夫球运动市场,他认为海南的球场品质好,服务运作国际化程度高。他说,中国是未来高尔夫潜在市场,爱好高尔夫球潜在人口很多,可能未来会达到1900万。
企业背景不同,研究领域差异,但中外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向是一致乐观的,他们认为,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系统管理部门、体育产业决策者们应主动积极地与有关旅游行业进行交流合作,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整合资源,探索创新,共同发展,一起把体育旅游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