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网球-赛车-棋牌-足彩 > 棋牌世界 > 围棋世界 > 中韩围棋团体对抗赛 > 中韩围棋团体对抗赛新闻

中国棋手个人赛威风团体赛萎靡 是什么在作祟?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1年01月21日15:46
  主将李昌镐一局未战,韩国就获得了农心杯桂冠。中国围棋面子大失。从此之后,中国围棋,还敢称世界第一吗?从2008年智运会,到去年亚运会,再到今年正官庄杯,及刚落幕的农心杯,答案,很不乐观。

  是比赛,就有胜负。不是说中国围棋不能输,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负,绝非偶然,必有问题,就需要冷静反省,认真总结。

  问题究竟在哪?队里称,有赛制因素,选手不适应快棋规则。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据圈内人透露,对这种一小时的快棋,中国选手平时也是训练的。再说了,在亚洲杯等比赛,中国人拿快棋冠军的次数,不见得就比慢棋冠军拿得少。问题的核心在于:个人赛打得不错,为何一到团体就发挥不好?

  先讲一则老段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日选手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选手不擅长个人赛,但一到团体赛,往往就能夺冠;而日本选手刚好相反,个人赛不错,就是拿不下团体冠军。业内专家开玩笑地分析:因为个人赛奖金远远高于团体赛,而当时,还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中国棋手,极不习惯重奖的刺激,所以总是发挥不好,而日本选手则担当不起集体荣誉之重压,也容易背上心理包袱,总拿不下团体桂冠。

  时光荏苒,情况大变。如今,在中日韩三国棋手较量中,日本已落后,惟中韩竞争,日趋激烈。不过,在团体赛争斗中,中国已落后,聂卫平、华以刚等棋界元老均连呼:看不懂。看不懂的背后,是否有隐情呢?或许现在的80后乃至90后更个性,更自我,所以年轻棋手与前辈比起来,更看重的,是个人而非集体的光环?是高额奖金而非集体荣誉?……但愿这只是我个人的杞人忧天。

  但有一点想对年轻棋手说:在不断增强棋艺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增强责任心,增加责任感只有中国围棋这个大盘热了,个人前景才可能持久红火……都在说中国围棋目前缺乏核心,依我看,我们缺的不是优秀的棋手,而是一位有大局意识、有舍我其谁气势、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人,敢于去挑起中国围棋的大梁……

  作者:小娴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五月清风)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