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世乒赛|鹿特丹世乒赛|2011世乒赛|第51届世乒赛 > 世乒赛女单

李晓霞:最难时想过放弃 兵败莫斯科成为分水岭

来源:天津网-球迷
2011年05月15日15:40

  挫折是财富

  郭跃和李晓霞同样23岁,同样来自鞍山,出自一个体校,俩人的默契让她们在2008年之后的双打比赛中鲜有失手。然而郭跃和李晓霞的成长轨迹却是大相径庭。2007年郭跃在萨格拉布封后成为新科世锦赛冠军时,李晓霞只能作为女团的边缘人坐在场边。当郭跃早已确认出战北京奥运会单打、团体赛时,李晓霞却在最后的竞争中不敌王楠,痛失奥运参赛资格。

  “酸甜苦辣,痛并快乐着。”结束采访前,我再一次让李晓霞总结自己2008年奥运会后的三年时间,李晓霞感慨地说道。三年,从最后一刻落选北京奥运会,到莫斯科世乒赛决赛无缘登场,再到广州亚运会女单决赛0:3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大逆转封后,李晓霞的这三年走得艰难。

  “我们需要她做的,其实是向她的性格挑战。晓霞的性格不像张怡宁、王楠那么强悍,容易原谅自己。”这是女队主帅施之皓对李晓霞的评价。莫斯科世乒赛前,李晓霞曾经有过很长时间总是质疑自己,总是问自己还行不行。高度的精神紧张让李晓霞的身体出现了反应,经常接连发烧,直通赛期间更是犯了阑尾炎,比赛中途接受了开刀手术。正是因为身体和思想上的波动,尽管李晓霞最终入选莫斯科世乒赛阵容,但决赛中,李晓霞并没有得到上场的机会。

  “在我之前,他带的队员都在世乒赛决赛中上场过,所以说莫斯科的时候他的心情比我还复杂。”李晓霞口中的“他”,正是自己的主管教练李隼。作为金牌教练,此前10年的世乒赛,李隼的弟子王楠、张怡宁都是团体赛上的主力。

  决赛未能登场,女乒兵败莫斯科,李晓霞说,那是她打球以来最重要的分水岭,那种痛苦比最后一刻落选奥运会来的更深刻,因为自己,也因为李隼。

  从莫斯科回来后,李晓霞似乎变了个人。以前联赛中自己很少锻炼体能,从莫斯科回到联赛中,每隔两天李晓霞都要跑个4000米,就算是打客场回来,李晓霞都不放过去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上半小时。“她在特别困难的时候,爆发出来的东西还是比一般女孩子大。我们要磨炼她,不光爆发一下,而是长期具备这个能力,把中国女乒大旗扛起来。”对于李晓霞,主帅施之皓看得最为透彻。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施如)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