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丁宁在世乒赛的比赛中 新华社图 |
□ 王帅 本报记者 李飞 邵晶岩
全家被欢乐和祝福包围
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2011年鹿特丹第51届世乒赛女单决赛落下帷幕,21岁的大庆小将丁宁以4比2力克队友李晓霞,首次问鼎女单冠军,成为国乒史上第13位世乒赛女单冠军。
丁宁的父母一直住在大庆市龙凤区,这里是丁宁最初接触乒乓球的地方。丁宁1996年进入大庆石化总厂青少年宫学习乒乓球,1997年丁宁进入大庆体校进行正规训练。丁妈妈说:“从丁宁拿下最后一分获得冠军,我们全家就被欢乐和祝福包围着,亲戚朋友纷纷通过电话、短信向我们表达祝贺,我和丁宁她爸爸也很激动。”
“狠心”妈妈背着女儿流泪
曾任黑龙江省女篮队长的丁妈妈退役后就随丈夫来到大庆,成为大庆石化体育中心的篮球教练。丁宁不但继承了父母良好的身体素质,也秉承了大庆人顽强进取的精神,在孩童时代就开始了乒乓球的训练,并很快显示出体育方面的天赋。
丁妈妈知道,冠军需要的不仅仅是天赋,还要经历刻苦的训练和不断的超越。在大庆体校训练时,一次丁宁挥拍意外地磕在了眉骨上,顿时血流如注。教练一边请队医前来处理,一边急忙打电话找家长。丁妈妈赶到体校时,队医已经帮助丁宁处理好了伤口。丁妈妈见孩子头上缠着绷带坐在椅子上,走过去对她说:“怎么还不去训练?自己把自己打了,还有功了?”丁宁看着妈妈严肃的表情,拿起球拍走向了球台。教练说,你把孩子领回去吧,伤好了再来训练。丁妈妈摇了摇头,转身走出大门,而眼泪已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当时我多想把女儿搂进怀里,看一下她的伤口,安慰一下她的情绪,让她痛快地哭一场!可是,我不能这样做,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困难在等着她,我不能一直在她身边照顾,她必须学会坚强,学会独自面对一切困难。”丁妈妈说。
丁宁特别孝顺,2007年乒超联赛,已经到北京队的丁宁和张怡宁、郭焱一起,帮助北京队蝉联了联赛冠军,丁宁拿到了一笔奖金。这第一笔奖金丁宁一分钱没留,倾囊为妈妈买了一辆银灰色轿车。
有灵气的“假小子”
丁宁7岁时来到大庆体校,拜师于大庆乒乓球主教练唐景波门下,回想起初见丁宁时的情景,唐教练不由笑了:“那时的丁宁就是一个‘假小子’,黑黑瘦瘦的,留了个小毛寸,有一次带她到外地比赛,管理员都不让她进女厕所。但是这孩子特别有灵气,让人一看就喜欢。”
得益于母亲的细心呵护和严厉教导,丁宁一直是教练眼中的好孩子,懂礼貌、性格开朗,用唐景波教练的话来说:“这孩子,不抠门儿,很东北人。2005年10月,15岁的丁宁回大庆探亲,她还用自己的工资,请当年的几位教练和曾经陪她打过球的人一起吃了顿饭,这孩子知道感恩。”
在决赛上,丁宁三次上演了逆转好戏,唐教练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从小丁宁打球就特别认真,不放弃每一个球、每一个机会,而这也是她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小时候的丁宁就经常赢比自己年长的对手,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带过丁宁的教练吕贤德、吕春浩说,现在丁宁是世界冠军了,但当初教丁宁打球时就有一种感觉,觉得教她打球不仅仅是指导,还是一种欣赏,因为这个球场上的小精灵总是在执着地拼搏。今后,希望丁宁能带着大庆人的希望和梦想,走得更好、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