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 中乙|中乙联赛|2011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中乙总决赛 > 八方评论

东方体育日报:文化有木有,看场外功夫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陈敏
2011年05月17日12:02

  《青年报》足球评论员 陈敏

   中国足球到底缺少什么?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12日在新疆调研校园足球时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足球运动员不缺身体、不缺技术,缺的是文化。”

   什么是有文化?我曾经拿国米的日本球员长友佑都举过例子,他是明治大学的毕业生,是周恩来总理的学弟。更重要的是,他是依靠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考进这所名牌大学的,和国内一些“特长生特招”并不相同。很多J联赛和K联赛的日韩球员都是这么从大学中成长上来的,而中国的职业球员来自少体校、足球学校,基本止步于高中学习阶段,因此韦迪认为“没文化只会瞎跑”似乎还是有点道理的。但网友拿巴西街头足球少年的例子作反驳,让这个问题复杂起来。那么在中国足球界,怎么样的算是有文化?

   在我看来:在球场上有想法、有灵气、狡黠,在球场下温文尔雅、知道言语分寸,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有文化的表现,这些倒是和学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比较空泛的话题,显然不能离开事例。就这个标准来说,甲A时代的足球圈子倒还是比较有文化气息,尤其在南方更是如此。

   场内外聪明,成耀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赛季的时候,快马老马丁在中国赛场的首秀就是在和成耀东的摩擦中因为肘击对手而被罚下场,其间作为后卫的东东显然小动作不断,但这样的防守经验至今令人津津乐道。此外值得称道的,还有成耀东在成为教练后的待人接物,中远时期面对媒体的天天包围,他也不恼怒更不摆谱。有一次赛后不想接受采访,但是又有记者跟到了基地,怎么办?成耀东叫了一辆出租车,把两三个记者连哄带骗地推上车,然后塞给出租车司机50块钱说:“送他们到××地铁站”……这样的拒绝让人没法“记仇”,“捣糨糊”还帮他赢得了不少朋友和宽松的舆论氛围。在他之后的一代中,吉祥兄弟也算是有文化的球员,为了留洋而自学英语和西班牙语,而且日常和外界的关系也颇为融洽,有意识地维护自己健康的形象。

   所以,足球界的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场外。或许有人说“场外做功夫都是虚的”,但其实懂得场外功夫的球员,一般心思细腻,在球场上也很少显得大条,场内场外都知道如何权益最大化,场上场下其实都是一份经营。祁宏和申思也是如此的聪明人,无非是一念之差文化用错了地方而已;而一些喜欢打口水仗的,其实做了很多无用功,在球场上也往往有勇无谋。

   《足球之夜》专门做了一期“微博”专题,其实很有意思。面对批评是不是心浮气躁,其实和针对球场上类似状况的处理能力差不多,八九不离十。那么,聒噪爱来事儿的球员就不能有出息了么?可以啊,卡萨诺就是,只要足够包容。

(责任编辑:长城)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