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 CCTV5风云会 > 风云会新闻

《风云会》初会丁俊晖 爆料甚多如何呈现成难题

来源:搜狐体育
2011年05月22日17:38
风云会 走近丁俊晖

    搜狐体育讯 2011年世界斯诺克锦标赛,丁俊晖创造了自己在这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最终惜败特鲁姆普,止步四强。之后,小丁五月四号夜晚回京,五月七号下午从北京赴上海,在那里揭幕自己的新球房。

  当小丁还在与小特苦苦缠斗时,我们已经与他的经纪公司预订了回京后的专访。对方一听说采访丁俊晖的将是主持人张斌,重视程度立马提升至最高级——多次沟通之中都表示,这个采访绝对优先安排。最终,确定下的时间是五月六日下午两点,地点是小丁在北京的球房。

  由我来担任这期节目的编导应该是因为在《我的奥林匹克》时期我采访过他,制作过一期关于小丁的节目。但我跟他一谈不上交情,二谈不上深入了解,跟台里众多斯诺克专家相比,专业知识也相当匮乏。为了弥补在前期储备上的缺陷,我们特别邀请了我台斯诺克解说员姜毅、台球专项记者刘巍,围绕着小丁的本次世锦赛、本赛季以及八年职业生涯中的起伏成长一起开了策划会。两位老师相当慷慨,基本上把关于小丁能爆的料都爆了,不到两个小时的策划会,收获颇丰,唯一的悬念是如何实现,或者说实现到什么程度。

  与张斌老师合作开始于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他的特点是,编导无需准备太多的问题,因为斌老师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诉求,加上他自己过去20年或者是30年的知识储备,这些问题的纵横开阖往往超出我辈的见识,这次采访丁俊晖也不例外。在初步策划稿中我罗列出二十个问题,基本通过小丁的本次世锦赛之旅串联起过去他过去这一年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成长、成熟。但斌老师的想法更深入一层,他希望通过第一次与这个采访对象“坐下来”交谈的机会,深入的了解他的内心,他会关心他在这项运动中的长远规划,他会关心他是否仍然经历着一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他会关心他在经历低潮经历波谷时是否有引领前路的“父兄式人物”,等等。

  每次一次采访其实都是一次冒险,因为你不确定面前的泥土究竟能挖出什么来。

  而往往,你期待从对方身上挖掘多深,你就要袒露自己多深。有时候呢,也许你坦诚了,但对方依然防备森森,或者因为信息不对等而没能深入……

  从编导的角度,有主持人承担提问,就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放在形式上。既然张斌与丁俊晖不熟悉,需要一个相互熟悉的过程,我就把这个过程也放入拍摄计划中,以跟拍两人见面闲聊、参观球房作为拍摄的入口也作为节目的入口。另外,由于世锦赛刚刚过去,余温未消,世锦赛的关键球复盘也成为了一个可以同期纪录的活动,这个想法也因为早前大家做复盘节目聊到的点子——由选手本人来复盘——而起。最后,还希望能由丁俊晖教斌老师打打球,把两人的互动作为一个贯穿的、行进的节目线索。

  设计方案是不嫌繁复的,因为执行的时候总会打折扣!此次的折扣在于:一、丁俊晖竟然完全对自家球房一点儿不了解(-_-|||)。只好临时改聊世锦赛后计划,同时张斌把前期策划案中的“如果球房中有好的第三方,可拉入交流”直接发展成为一场短戏,让丁俊晖指点球房中练球的14岁小朋友,这也多少弥补了闲聊内容的缺失。二、休假状态中的丁俊晖对于复盘燃不起十足的兴趣,只是勉强复了导致输给特鲁姆普的关键球之一,和对阵宾汉姆时最后一盘超分的一球,而之前的设计是分别复三颗球。这对于后期剪辑的节奏有很大的影响。三、跟第二点同质。丁俊晖素来以不善或者不愿言辞著称,最近两年,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让这一点已经没什么问题,但他的性格依然不属于开朗外向型,对于不熟悉的人,期望他自然、欢乐地互动起来打球显然有点勉为其难,而且据我的观察,对于他最为熟悉的一个领域——斯诺克,那种发自心底的骄傲是导致他不太愿意与台球零基础的人“切磋”最关键的原因。所以,真是为难了身高超190cm、从辈分来说基本是小丁叔叔级别的主持人张斌了……

  好的方面是访谈本身。除了一个事先设计的点没有谈出来,其它的部分小丁的发挥非常好,采访前习惯性焦虑的张斌也在采访后舒了一口气。具体,见节目吧。总体来说,《风云会》初会丁俊晖还是挺成功的。现在节目进入后期剪辑,希望能尽量把前期的设计想法都体现出来。

  像小丁这样代表着一项运动的关键性人物,我想一直会在《风云会》的长期关注之中。

(责任编辑:月影)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