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夺取了大满贯,不少意见认为:“单飞”是催化剂,是“举国体制”的重大创新。
“单飞”,是指中国网球协会允许麾下注册球员李娜等四人“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实质上,这既类似“公派自费”(任何一个出赛球员都需要提供注册信息、身份资料,而中国网球协会是李娜们当仁不让的“娘家”),又无异于“停薪留职”(她们将不再有旱涝保收的“大锅饭”吃,必须自己找米下锅,时刻有“手停口停”的危机感)。
如此“单飞”,不过是换了时髦的字眼,内在的一切,都是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司空见惯的。二三十年前开始,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就逐步流行“包产到户”、“个体户”、“下海经商”、“停薪留职”等新的生存与谋生样式,但是,李娜等人脱离由国家包揽吃、喝、拉、撒、睡、练、赛等半军事化生活、开始“单飞”却仅仅始于三年多前(2008年)。因此,它凸显的并不是中国体育的开放,而恰恰是封闭,尤其是管理体制严重地后知后觉,“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
过去,在“家长制”和“大锅饭”双重抑制下,李娜经常发泄不满,诸如“教练和队员的奖金都不与队员成绩挂钩”,因而“一年多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等;单飞之后,个人支配自己的一切,包括聘请教练、确定训练和比赛等,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维持整个小团队的运转是挑战也是动力,球员必须拼命表现,打得越好,赚得越多,才能“飞”得更高。
正因为这样,李娜才从练了20年都“中不溜秋”,到仅仅“职业”了三年就“一飞冲天”。所以,“单飞”不是判断“举国体制”(本义是集中有限的资源全力争夺世界冠军、奥运金牌的一种运行机制)是否过时的证据,它暴露的是中国体育“计划体制”的真面目,在中国早已跑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如此滞后实在令人惊叹。
所以,李娜夺冠或许是“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