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盟停摆斯特恩露愁容 |
北京时间7月1日凌晨,劳资双方谈判破裂,NBA联盟正式宣告停摆!这场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的闹剧,最终的根源就在于一个“利”字。一切为了利益,号称大部分亏损的球队老板们坚决要求修改旧的劳资协议;一切为了利益,球员们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同样寸步不让。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场利益的博弈无可避免,但这种博弈的实质根本不是所谓的劳方和资方博弈。
这是一个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NBA的老板们年复一年的拿出巨资运营球队,他们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取悦球迷,给大众创造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这些亿万富翁们或许不会在意球队能为他们赚多少钱,但他们肯定不乐意看着自己的球队变成“吸钱”的黑洞。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疯狂砸钱却不计收益的小牛老板马克-库班才会被看做是老板中的“另类”。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10多年中,NBA有10多支球队更换了新老板。对于那些几十年前就收购了NBA球队的老板们来说,他们当初的投资早已得到了极大的回报。但对这些新老板们而言,天价投资只会让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收回成本。去年勇士队挂牌出售,最后拍出了超过3.5亿美元的天价。虽然勇士的新老板也是财大气粗,但3.5亿美元的投资要是打了水漂,恐怕他们也要心疼难忍。当球队出现亏损的时候,老板们怎能继续稳坐钓鱼台?
从NBA球队的运营方式看,球队收入主要来自于和篮球相关的收益(BRI)。具体细分的话,其中大约20%到40%来自于门票收入(根据球队上座率不同有所差异),每个月从联盟收到的收入分成大约占20%到25%,赞助商收入从数百万到几千万美元不等,剩下的绝大部分则来自于地方电视台/电台的转播收益。换句话说,30支球队相同的收入部分只占到了球队收入的30%左右,剩下的70%完全取决于球队的电视转播合同收入大小、球队所在城市球市规模大小和赞助商的多少。
根据NBA的收入分配机制,门票收入部分全部归于主场球队,地方台的转播收入全部归自己,赞助商的收入全部收入自己的腰包。在这种利益分配机制下,球队收入的高低和球队战绩不再完全挂钩,球市和球队影响力的大小成为了一支球队是否赚钱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也就是过去10年战绩不佳的尼克斯之所以登上联盟市值榜榜首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球队工资总额远超奢侈税的湖人、热火、小牛和凯尔特人等始终能赚钱的原因。就拿今年2月和时代华纳签订转播合同的湖人为例,未来20年他们每年仅这一项收入就达到1.5亿。
对球队老板们来说,他们的主要开支就是支付的球员薪水。从上赛季各队的薪水情况看,大部分球队的薪水开支大约为6000万美元上下,支出最高的湖人达到9100万美元,如果算上奢侈税的话,湖人上赛季用于球员的开销就超过了1.2亿美元。但区别在于,湖人的开销只需他们的门票收入就能基本抵消,而类似森林狼这样的球队却有超过5000万美元的薪水开销要另寻出路。
至于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球员们,他们则完全成为了老板们之间博弈的牺牲品和替罪羊。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球员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进行殊死的抗争,但这种抗争却极其有限,试问历史上哪一次劳资纠纷球员占到了大便宜?在富可敌国的老板们眼中,手中的球队更象是一个高价玩具,虽有不舍但也不怕将其束之高阁。然而球员们却耗不起,拖不起,因为他们还要靠着打球的收入养家糊口。因此停摆或许无法避免,但停摆的期限却早已注定,那就是双方的利益底线被触及之日。到最终,球迷才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搜狐体育 W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