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辛辣的文风在体育评论中崭露头角。在奄奄一息的中国足球和几乎断气的体育评论中,无力地耕耘着,维系着仅有的血脉不至于流失。
大约三年前,朋友所在的英语培训学校来了一个海归,据说拥有澳大利亚一个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来与朋友小聚,席间,这个慕名已久的海归出现了。本着仰慕之情,多敬了几杯,谁知这位海归酒量一般,酒过三巡之后成了话痨,而唠着唠着,他那段绝对香艳的海归经历浮出水面,不仅让我想起了方鸿渐以及那些高管们,那些“海龟”。
不仅如此,我想起了蒿俊闵,想起了冯潇霆,他们是那么风光的走出去,除了像参观者一样体会一下国外先进的训练模式和赛场氛围外,没有在球队拥有任何地位,更谈不上功成名就了。
对于这种海归,指望他们报效中国足球,希望不大,只能希望他们别报销了中国足球就好。
最新消息是,足协纪律委员会要处罚孙继海和李玮峰,原因是这两个大佬有暴力倾向。
虽然李玮峰在国外联赛的成就较孙继海差很多,但至少他们俩人还算是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李玮峰在水原三星的重要作用以及孙继海不断在英超创造中国球员的各种出场纪录,是让人尊敬的。
就这么两个很有代表性的带头大哥,回到中国联赛后,也谈不上拯救,还被定性为暴力分子,可想而知,像冯潇霆、蒿俊闵,包括孙祥、周海滨这些“海龟”又能给中国足球带来啥推动。
我始终觉得山东鲁能像个收容所,蒿俊闵再有用,他的影响力也绝对抵不上孔卡,与其买了一个出口转内销的假海归,倒不如把这些冤枉钱攒起来,买不起孔卡,难道买不起克莱奥吗?而且,高价回收蒿俊闵,等于变相承认了出口转内销。
以后俱乐部想给球员卖个好价钱,花点钱让其到豪门俱乐部陪练两年,就算去捡球,回来也照样好卖。